贪玩中文网 > 论语注释 > 继承父亲的遗志

继承父亲的遗志

推荐阅读: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哲学原论淮南子译注哲学概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忍不住的新努力商君书译注鬼谷子译注沈从文哲思录孔子与儒家哲学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论语注释最新章节!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没:死去,与“在”相对。三年:泛指多年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读解】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所谓孝,就是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这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

    就现代社会而言,即便父在,父子之间已多半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哪里保得住“无改于父之道”呢?更不要说父没以后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了。

    不仅现代社会如此,就是在封建宗法制的时代,尽管父亲的绝对的权威,也仍然有“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红楼梦·好了歌解》)的现象发生。

    所以,对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不可以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洞洞”式的刻板理解,否则,盗贼的儿子不也就只有以做盗贼来尽孝道了吗?

    一言以蔽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外乎是在一般意义上要求我们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辈的未竟事业罢了。

本站推荐:尚书考异孝经注疏古经解钩沉春秋毛氏传春秋本义习斋四存编春秋左氏传说淮南子译注古文孝经指解四书辨疑

论语注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孔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孔子并收藏论语注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