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辜鸿铭讲论语 > 第十二章 22

第十二章 22

推荐阅读: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哲学原论淮南子译注哲学概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忍不住的新努力商君书译注鬼谷子译注沈从文哲思录孔子与儒家哲学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辜鸿铭讲论语最新章节!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辜讲

    上面提到的同一位学生(樊迟)问孔子:“道德生活的内涵是什么?”

    孔子回答:“道德生活在充满爱心的人内心深处。 ”学生(樊迟)继续问:“理解的内涵是什么?”孔子回答:“理解的内涵在于理解他人。”然而似乎这位学生还是无法领会孔子所说的话。于是孔子继续说: “秉持公正的理由,而放弃所有不公正的理由,这样,即使是不公正的也会变得公正。”

    另一位学生(子夏)回答:“有句谚语确实寓意非常宽。当远古的大帝舜帝执掌政权的时候,从群众中选拔人才,提拔了皋陶做司法部长,从那一刻起,所有品德不端的人都消失了。当远古的帝王,大帝汤执掌政权的时候,从群众中选拔人才,提拔了伊尹当总理,从那一刻起,所有品行不端的人都消失了。”

    辜解

    促使基督教徒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并不是对上帝的纯洁的信仰,和我们一样,对道德规范的遵守源自于内心的道德戒律。这些道德法则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内心,如果不遵照道德法则的要求,自己就会感到生命缺失的不安。可以说,道德法则才是真正的宗教内核,而其他的不过是宗教的形式,包括教义。同样道理,如果说宗教的内核是道德法则,那么爱就是宗教的灵魂和源泉。这里的爱不单是男女情感,包含的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对所有生命的善良的感情,表现为同情、怜悯、仁慈的所有的真实的人类情感;这所有真实的人类情感事实上概括起来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在基督教中,称作神性——因人身上的最类似于神的高贵品质。用流行语言来说,这就是人性,或者说人性中的的爱。

    总而言之,宗教来自于爱。爱不仅赋予了宗教生命,还给予了宗教灵魂。爱——你可以用别的来称呼它——爱情、亲情、兄弟情,等等。所以说,宗教真正能够让人接受并信仰下去,依靠的还是天性中对他人的爱和内心的道德法则,所以孔子才说“仁者爱人(有道德的人就会去去爱他人)。”

本站推荐:尚书考异孝经注疏古经解钩沉春秋毛氏传春秋本义习斋四存编春秋左氏传说古文孝经指解仪礼图淮南子译注

辜鸿铭讲论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辜鸿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辜鸿铭并收藏辜鸿铭讲论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