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宋诗选注 > 宋诗选注 八

宋诗选注 八

推荐阅读:南州集存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冯延巳词辑评京华慷慨竹枝词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词学十讲苏小卿月夜贩茶船(残折)马一浮词集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宋诗选注最新章节!

    翁卷

    翁卷(生年死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人,有《苇碧轩集》。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赵师秀

    赵师秀(生年死年不详)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人,有《清苑斋集》。

    数日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 。

    * * *

    [1] 陈与义《夜雨》:“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就见得拉扯做作,没有这样干净完整。

    裘万顷

    裘万顷(?——1222)字元量,自号竹斋,新建人,有《竹斋诗集》。当时人要把他归入江西派 [1] ,后来的批评家又称赞他是江西人而能不传染江西派的习气 [2] 。其实南宋从杨万里开始,许多江西籍贯的诗人都要从江西派的影响里挣扎出来,裘万顷也是一个,可是还常常流露出江西派的套语,跟江湖派终不相同。

    * * *

    [1] 陈元晋《渔墅类稿》卷五《跋裘元量〈竹斋漫存诗〉》。

    [2] 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五。

    雨后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新香浮 ,馀润溢潺湲 [1] 。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 * *

    [1] 上句说稻熟,下句说水涨。

    早作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 [1] 待晚晴。斗柄横斜河欲没 [2] ,数山青处乱鸦鸣。

    * * *

    [1] 菊花还没有晒到太阳,所以不香,仿佛把香气包扎封锁起来似的。

    [2] 指北斗星和天河。

    入京道中曝背

    露湿芳桃午未干,花时全似麦秋 [1] 寒。征衫不敌东风力,试上邮亭曝背看。

    * * *

    [1] 见寇准《夏日》注〔1〕。

    华岳

    华岳(生年死年不详)字子西,自号翠微,贵池人,有《翠微南征录》。这个遭韩侂胄迫害、被史弥远残杀的爱国志士是“武学生”出身。宋代的武学“重墨义文学而后骑射” [1] ,武学生也是文绉绉的,但是他总跟职业文人不同。华岳并不沾染当时诗坛上江西派和江湖派的风尚;他发牢骚,开顽笑,谈情说爱,都很真率坦白的写出来,不怕人家嫌他粗犷或笑他俚鄙。宋人说他的人品“倜傥”像陈亮 [2] ;我们看他那种“粗豪使气”的诗格,同时人里只有刘过和刘仙伦————所谓“庐陵二刘” [3] ————的作风还相近,而他的内容比较充实,题材的花样比较多。他的散文集《翠微北征录》卷一里有篇《平戎十策》,劝皇帝四面八方搜罗“英雄豪杰”,别把国事全部交托给“书生学士”;他讲英雄豪杰的八个来源————从“沉溺下僚”的小官一直到“轻犯刑法”的“黥配”和“隐于吏籍”的“胥靡”————简直算得《水浒传》的一篇总赞,这也许可以附带一提的。

    * * *

    [1] 《贵池先哲遗书》本《翠微南征录》卷十一《附录》。

    [2]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甲。

    [3] 张端义《贵耳集》卷中。

    骤雨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江上双舟催发

    前帆风饱江天阔,后帆半出疏林阙。后帆招手呼前帆,画鼓轻敲总催发。前帆雪浪惊飞湍,后帆舵尾披银山。前帆渐缓后帆急,相傍俱入芦花滩。岛屿潆洄断还续,沙尾夕阳明属玉 [1] ;望中醉眼昏欲花,误作闲窗小横轴。

    * * *

    [1] “属玉”是一种水鸟。

    田家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织梭;苗绢 [1] 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拂晓呼儿去采樵,祝 [2] 妻早办午炊烧;日斜枵腹归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3] 。

    * * *

    [1] 苗是老农和儿子的劳动果实,绢是老妇和女儿的劳动果实。

    [2] 请求。

    [3] 表示儿子采来的柴不好。

    补注:“生枝”的“生”字就像《诗·小雅·白驹》所谓“生刍一束”的“生”字;新采折的柴枝不够干燥,因而不易燃烧。参观杜荀鹤《山中寡妇》:“旋斫生柴带叶烧。”今语称未干的木料亦曰“生材”。《管子·形势》、《韩非子·外储说右》、《吕览·别类》、《淮南子·人间训》等载匠人造室曰“木尚生”云云,可相发明。(参观孙诒让《札迻》卷四)

    刘宰

    刘宰(1166——1239)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人,有《漫塘文集》。他以品节著名,诗歌不很出色,但是像下面选的两首,在同时人的诗集里倒也很难找到那样朴挚的作品。

    开禧纪事 [1]

    “泥滑滑”,“仆姑姑”,唤晴唤雨无时无。晓窗未曙闻啼呼,更劝沽酒“提壶芦”。年来米贵无酒沽!

    “婆饼焦”,“车载板”,饼焦有味婆可食,有板盈车死不晚。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

    * * *

    [1] 宋宁宗赵扩开禧三年(公元1209年)大旱岁饥。这两首也是“禽言”体,参看周紫芝《禽言》注〔1〕。

    野犬行嘉定己巳作 [1]

    野有犬,林有乌;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 [2] 。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唤不省哭者夫;父气欲绝孤儿扶,夜半夫死儿亦殂。尸横路隅一缕无;乌啄眼,犬衔须,身上那有全肌肤!叫呼五百 [3] 烦里闾,浅土元不盖头颅。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生必有数死莫逾,饥冻而死非幸欤!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 [4] !

    * * *

    [1] 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大旱岁饥。

    [2] “城上乌,尾毕逋”是《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的童谣;“毕逋”大约跟古乐府《两头纤纤》里写公鸡振动羽毛的“膈膊”是一音之转。

    [3] 即“伍伯”,有好几个意义(详见郑珍《巢经巢文集》卷五《跋韩诗寄卢仝首》),此地指地保、公差之类。

    [4] 意思说:饿死冻死还落得个全躯而死,尽管“乌啄”“犬衔”,反正是个尸首;在这种年头儿,还有人吃人的事,活生生的给人宰割,那就更惨了。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字式之,自号石屏,黄岩人,有《石屏诗集》。他活到八十多岁 [1] ,是江湖派里的名家。作品受了“四灵”提倡的晚唐诗的影响,后来又搀杂了些江西派的风格;他有首《自嘲》的词说:“贾岛形模原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 [2] 贾岛是江湖派所谓“二妙”的一“妙”,杜甫是江西派所谓“一祖三宗”的一“祖”,表示他的调停那两个流派的企图。据说他为人极谨慎,“广座中口不谈世事” [3] ,可是他的诗里每每指斥朝政国事,而且好像并不怕出乱子得罪人 [4] 。

    * * *

    [1] 方回《桐江集》卷四《跋戴石屏诗》。

    [2] 《石屏诗集》卷八《望江南》。

    [3]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

    [4] 参看《石屏诗集》王野序,周弼《端平诗隽》卷一《戴式之垂访村居》。

    织妇叹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1]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2] !

    * * *

    [1] 赎回当掉的东西。

    [2] 参看梅尧臣《陶者》注〔1〕,又赵汝 《耕织叹》。这里和赵汝 诗里写的情况似乎比孟郊、杜荀鹤等诗里所写的更贫困了。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四就记载南宋赋税比五代还要繁重,“宜民力之困”;参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五“南宋取民无艺”条。末二句句法仿古乐府《独漉篇》:“独漉独漉,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深杀我。”这是古代民谣里常用的句型,例如《汉书·王莽传》:“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后汉书·南蛮传》:“虏来尚可,尹来杀我”;《新唐书·杨虞卿传》:“苏张尚可,三杨杀我”;孙樵《孙可之集》卷二《书田将军边事》:“西戎尚可,南蛮杀我”。李白、黄庭坚的诗里都仿过这个句调。(参看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十九论韩驹评诗)

    庚子荐饥 [1]

    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歧。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杵臼成虚设,蛛丝网釜鬵 [2] 。啼饥食草木,啸聚斫山林 [3] 。人语无生意,鸟啼空好音。休言谷价贵,菜亦贵如金 [4] !

    * * *

    [1] “荐”是重叠、接连的意思;“庚子”是宋理宗赵昀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

    [2] “鬵”音“岑”,大锅子。这两句说一切舂米的和煮饭的家伙都没有用了。

    [3] 落草做强盗。

    [4] 古书里常说荒年的饥民“面有菜色”,这里说连菜都吃不到。

    夜宿田家

    簦笠相随走路歧 [1] ,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2]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 * *

    [1] 一个儿东西飘泊,只有草帽和雨伞是随身伴侣。

    [2] 用庄周《齐物论》所写梦里化为蝴蝶的故典。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5)字舜俞,自号平斋,於潜人,有《平斋文集》。他是抨击当时政治黑暗的著名人物,集里常有讽刺官吏、怜悯人民的作品。他的诗歌近江西派的风格,也受了些杨万里的影响,往往有新巧的比喻。

    漩口 [1]

    秃山束纡江 [2] ,寸土无平田。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 [3] 。扶犁荦确间,并驱从两犍。两犍力不齐,手胼后者鞭 [4] 。日暮鞭更急,轭促肩领穿。归来茅屋下,抚牛涕泗涟。一饱勿易得,奈此官租钱!

    * * *

    [1] 在四川。

    [2] 草木不生的山夹住了曲折的江水;参看吕本中《东莱先生诗集》卷一《宿青阳驿》:“晚风号古木,高岸束黄流。”都是从杜甫那里来的字法————《秋日夔府咏怀》:“峡束沧江起。”

    [3] 忙完了麦又要忙稻,一年到头没有空闲的时候。

    补注:戴鸿森同志指出,“粟”非“稻”,而是小米、高粱一类的旱地庄稼;其地“荦确”、“无平田”,不宜种稻,故特言“粟”。

    [4] 把落后的一头牛不住地打,拿鞭子的手上都长出厚皮来了。打牛是不得已,参看下文“抚牛”句。

    狐鼠 [1]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2] 。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3] 。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 [4] 。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5] 。

    * * *

    [1] 也许宋代一切讥刺朝政的诗里,要算这一首骂得最淋漓痛快、概括周全。洪咨夔向皇帝上过奏章,指斥满朝公卿的有亏职守,因此得罪贬官。(参看《平斋文集》卷五《乙酉六月十九日应诏言事九月一日去国》、《示诸儿》,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仇远《山村遗集·稗史》)

    [2] 这一联说官吏勾结盘据,无法无天。

    [3] 这一联变成后世描写贪官污吏、暗无天日的成语,例如明人小说《醉醒石》第七回:“共叹天无眼,群惊地少皮。”(参看李开先《中麓闲居集》卷十《渼陂王检讨传》,褚人穫《坚觚广集》卷二,吴振棫《养吉斋馀录》卷四,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一)洪咨夔是组织了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八拍的“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和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第十四首的“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等诗句以及无名氏《江南馀载》卷上所记贪官徐知训“和地皮掘来”的有名故事。

    [4] 这一联把“吏抱成案,雁鹜行以进”(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肥白如瓠”、“鱼肉良民”、“鱼烂”、“糜烂”等成语联合在一起,是地道的江西派手法。

    [5] 这一联说大大小小的官都剥削人民,像《诗经》里赞美的那种好官是找不到的了。“上下交征利”见《孟子·梁惠王》篇,“素丝”见《诗经·召南》的《羔羊》。

    泥溪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1] 。晚花酣晕浅 [2] ,平水笑窝轻 [3]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 [4] 饼,味过八珍烹。

    * * *

    [1] “塞”跟“明”两字相反相成,塞满了是应当黑暗的,却反而明亮。

    [2] 花的颜色像人喝了酒的脸色,不过红得不深,因为是最后一次开放了————从下面“喜荫”两字看来,诗里所写是暮春初夏、绿肥红瘦的时节。

    [3] 风平浪静的水面也有圆圆的波痕,就像人脸上浅浅的笑涡。参看杨炯《浮沤赋》:“细而察之,若美人临镜开宝靥”(《初唐四杰文集》卷十);袁中道《沮漳道中》:“桨后圆涡如酒靥,舟头沸水似茶声”(《珂雪斋诗集》卷六)。

    [4] “齐”音“剂”,调和味道。

    促织 [1]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 * *

    [1] 这两首借“促织”、“络纬”这种草虫来讽刺赋税制度的苛刻。第一首把促织来比辛勤纺织的妇女;第二首说促织既然也在“织”,小心给县官知道了来勒索,比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一《夜闻蟋蟀》写得深刻;陆游只说:“布谷布谷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

    王迈

    王迈(1184——1248)字实之,自号臞轩居士,仙游人,有《臞轩集》。他因直言强谏,给宋理宗骂为“狂生” [1] 。许多号称有胆量、敢批评的人在诗歌里都表现得颇为“温柔敦厚”,洪咨夔却不是那样,王迈更不是那样。他在作品里依然保存那股辣性和火劲,处处替人民讲话,不怕得罪上司和同僚,真像他自己所说:“生为奇男子,先办许国身” [2] ;“入被丞相嗔,出遭长官骂……不曲不圆,不聋不哑。” [3] 他虽然极推尊杨万里的诗,自己的风格并不相像,还是受江湖派的影响居多。《臞轩集》里混进了若干旁人的作品,有北宋人的,有同时人的,甚至有元代诗人的。

    * * *

    [1] 周密《齐东野语》卷四,参看《臞轩集》卷十二《有客》、卷十六《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2] 《臞轩集》卷十二《反〈艳歌曲〉》。

    [3] 白珽《湛渊静语》卷二载王迈自题画像,那是《臞轩集》里遗漏掉的。

    简同年 [1] 刁时中俊卿诗并序

    时中吾诤友也。未第 [2] 时作《老农行》以讽其长官,言词甚苦。今为绥宁簿 [3] ,被邹帅檄,来董虎营 [4] 二千间之役;诸邑疲于应命,民间悴于科募 [5] 。一日禀帅,又欲任浮屠宫宇 [6] 之责,帅以小缓谢之。余退而作诗,即以所讽令者讽之。

    读君《老农诗》,一读三太息。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恻;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7] 。县官怒其讪,移文加诮斥;君笑答之书,抗词如矢直。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其如边事殷 [8] ,赋役烦且亟。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山骨惨无青,犊皮腥带赤 [9] 。羸者 其肩,饥者菜其色 [10]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吏饕鹰隼如,攫拏何顾惜。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量竹不计围,每丈每赢尺 [11] 。军则新有营,谁念民无室?吏则日饱鲜,谁悯民艰食?州家费不赀,帑藏空储积。间有小人儒,旁献生财策;大帅今龚、黄 [12] ,岂愿闻此画?夏潦苦不多,秋旱势如炙。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 [13] ;蔡人即吾人,一视孰肥瘠 [14] ?筑事宜少宽,纾徐俟农隙 [15] ;至如浮屠宫,底用吾儒力?彼役犹有名,何名尸此役 [16] ?君言虽怂惥,帅意竟缩瑟。同年义弟兄,王事同休戚;相辨色如争,相与情似昵。余言似太戆,有君前日癖;责人斯无难 [17] ,亦合受人责。我既规君过,君盍砭我失,面谀皆相倾,俗子吾所疾。

    * * *

    [1] 同一年里中的进士。

    [2] 还没有中进士。

    [3] 湖南绥宁主簿。这时候王迈在长沙做潭州观察推官。

    [4] 调来监造兵营。

    [5] 按户口来派工作。

    [6] 负责造和尚的寺院。

    [7] 用荆轲的故事,等于说“精诚感天”。

    [8] 国家的边防紧急。

    [9] 拉大车的牛把皮都磨破了。

    [10] 见戴复古《庚子荐饥》注〔4〕。

    [11] 人民每缴十根炭,得多缴一根,每缴十尺竹竿,得多缴一尺,作为小吏的外快。

    [12] 见苏轼《吴中田妇叹》注〔8〕。“今”原作“令”,疑是误字。

    [13] 刘向《新序》的《杂事》四记载鲍叔劝齐桓公不要一朝得意,忘掉了从前落难逃亡的时候————“毋忘其出而在莒”。

    [14] 鲁定公四年十一月吴人救蔡,《公羊传》认为“夷狄忧中国”、“朋友相卫”,是件值得表扬的事;韩愈《诤臣论》说:“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王迈的意思是:你做官所在地的人民跟你本乡的人民都是同胞,应当一体看待,不要只对本乡人关心。

    补注:戴鸿森同志指出,不必远引《公羊传》等,王迈正用《旧唐书·裴度传》记度语:“吾受命为彰义军节度使,元恶就擒,蔡人即吾人也。”

    [15] 等到农忙以后。

    [16] “彼役”指建虎营,“此役”指造浮屠宫。

    [17] 《书经·秦誓》里的句子。

    观猎行

    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或言歧径多,御者困 [1] 追蹑。或言御徒希,声势不相接。或言器械钝,驰逐无所挟。或言卢犬 [2] 顽,兽走不能劫。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苶。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微哉一雉不能擒,虎豹之血其可喋?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往往被甲皆汝曹,何怪师行无凯捷!”呜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 [3]

    * * *

    [1] “困”原作“因”,疑是误字。

    [2] 黑色善走的狗。

    [3] 相传岳飞论南宋人抵御金人的必备条件是:“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王迈这首诗借题指斥“武臣”的畏敌“惜命”。据周南《书三将罢兵》(《永乐大典》卷一万八千二百零七“将”字下引,四库本《山房集》失收),韩世忠、张俊曾说:“文儒生不爱钱,武将一意轻生命”;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秦会之收诸将兵柄”全袭周南文,却改韩、张语为岳飞的那两句话,传诵后世。

    读渡江诸将传 [1]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2]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 * *

    [1] 大约就是章颖的《南渡十将传》。

    [2] 指韩信、彭越、廉颇、蔺相如。“心如”句说南宋的将相不和;《南渡十将传》卷一论刘锜说:“一时辈流嫉其能,力沮遏之”,卷二论岳飞和秦桧的关系说:“桧之贪功以自专,忌贤害能,堕中兴之大计”,都可以解释这一句。参看《臞轩集》卷二《乙未间七月轮对第一劄》:“往者中兴之初,张俊、岳飞、刘光世、韩世忠皆善将兵,惟不相能,遂误大计。”

    赵汝

    赵汝 (1172——1246)字明翁,自号野谷,袁州人,有《野谷诗集》。江湖派诗人里算他的才气最豪放;他的古体不但学王建、张籍,也学李白、卢仝,近体不但传“四灵”的家法,也学杨万里,都很畅快伶俐。

    翁媪叹

    旱曦当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氂 [1] ;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2] 。

    * * *

    [1] “道”略相当于后世的“省”;“氂”通“厘”。

    [2] 参看范成大《催租行》注〔4〕。

    耕织叹 [1]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种莳已遍复耘耔 [2] ,久晴渴雨车声发。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穅秕;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春气薰陶蚕动纸,采桑女儿 如市。昼饲夜喂时分盘,扃门谢客谨俗忌 [3] 。雪团落架抽茧丝,小姑缫车妇织机;全家勤劳各有望,翁媪处分 [4] 将裁衣。官输私负索交至,尺寸不留但箱笥;我身不暖暖他人,终日茅檐愁冻死!

    * * *

    [1] 参看梅尧臣《陶者》注〔1〕。赵汝 这两首也许是把这个不合理现象写得最畅达的宋代诗篇。

    [2] “莳”见杨万里《插秧歌》注〔2〕;“耘耔”两字出于《诗经》里《小雅》的《甫田》,“耘”是除草,“耔”是下肥。

    补注:《诗》孔疏:“耔,雝本也。”《汉书·食货志》:“芓,附根也。”戴鸿森同志指出,即今语所谓“培土”。

    [3] 参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注〔4〕。

    [4] 分配、筹画。

    陇首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 [1] 。

    * * *

    [1] 官府派租单。

    途中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高翥

    高翥(生年死年不详)字九万,自号菊 ,馀姚人,有《菊 小集》、《信天巢遗稿》。他是“江湖派”里比较有才情的作者,黄宗羲甚至推重他为“千年以来”馀姚人的“诗祖” [1] ;谭嗣同幼年读了很感动的句子正是他的《清明日对酒》诗 [2] 。

    * * *

    [1] 《南雷文案》卷一《景州诗集序》。

    [2] 《谭嗣同全集》卷四《城南思旧铭并序》。

    秋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蛩。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晓出黄山寺

    晓上篮舆 [1] 出宝坊 [2] ,野塘山路尽春光。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钟声在上方。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3]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4] 。

    * * *

    [1] 竹轿。

    [2] 和尚寺。

    [3] 草在岸上绿,水在岸下绿;菜花黄得浓,柳丝黄得淡。句法仿唐鲍溶《春日》:“径草渐生长短绿,庭花欲绽浅深红。”(《全唐诗逸》卷上)

    [4] 高翥《天台曹园》诗也说:“平生看花法,不学蜜蜂忙。”参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七《闻傅氏庄紫笑花开,急棹小舟观之》:“漫道闲人无一事,逢春也似蜜蜂忙。”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自号后村居士,莆田人,有《后村居士诗集》。他是江湖派里最大的诗人,最初深受“四灵”的影响,蒙叶适赏识。不过他虽然著重的效法姚合贾岛 [1] ,也学其他晚唐诗人像许浑、王建、张籍,还模仿过李贺 [2] ,颇有些灵活流动的作品。后来他觉得江西派“资书以为诗失之腐”,而晚唐体“捐书以为诗失之野” [3] ,就也在晚唐体那种轻快的诗里大掉书袋,填嵌典故成语,组织为小巧的对偶。因此,他又非常推重陆游的作“好对偶”和“奇对”的本领。他的两个后辈刘辰翁和方回对他的批评最中肯。刘辰翁说:“刘后村仿《初学记》,骈俪为书,左旋右抽,用之不尽,至五七言名对亦出于此,然终身不敢离尺寸,欲古诗少许自献,如不可得。” [4] 我们只知道刘克庄瞧不起《初学记》这种类书 [5] ,不知道他原来采用了《初学记》的办法,下了比江西派祖师黄庭坚还要碎密的“帖括”和“饾饤”的工夫 [6] ,事先把搜集的故典成语分门别类作好了些对偶,题目一到手就马上拼凑成篇。“诗因料少不成联” [7] ,因此为了对联,非备料不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滑溜得有点机械,现成得似乎店底的宿货。在方回骂刘克庄的许多话里,有一句讲得顶好:“饱满‘四灵’,用事冗塞” [8] ;意思说:一个瘦人饱吃了一顿好饭,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可是相貌和骨骼都变不过来 [9] 。清代诗人像赵翼等的风格常使读者想起《后村居士诗集》来。

    * * *

    [1] 《后村大全集》卷九十四《瓜圃集序》。

    [2]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九载刘克庄模仿李贺乐府三篇,也就是杨慎《升庵外集》卷七十八所称赞的三篇,《后村居士诗集》不收。

    [3] 《后村大全集》卷九十六《韩隐君诗序》。

    [4] 《须溪集》卷六《赵仲仁诗序》。

    [5] 《后村大全集》卷三十一《训蒙》:“帖括不离《初学记》,管蠡乌睹大方家?”参看卷一百十一《跋章南举小稿》。

    [6]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二十九《跋山谷手录杂事墨迹》。黄庭坚把典故分类摘抄的《建章录》在《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二“兴”字、一万两千零四十三“酒”字、一万四千五百三十七“树”字等部还保存几段。

    [7] 陈普《石堂先生遗集》卷十七《次答姚考功留别》。

    [8] 《瀛奎律髓》卷四十二。

    [9] 这句话就仿佛吴乔《答万季野诗问》里说王士禛是“清秀李于鳞”,或者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二十三说沈德符是“著色竟陵诗”(参看沈德符《野获编》卷二十五说《昙花记》是“著色西游记”);纪昀解释为“撑肠拄腹皆‘四灵’语”,似误。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五记曹东亩语:“四灵诗如啖玉腴,虽爽不饱;江西诗如八宝头羹,充口适腹”;就是说四灵缺乏事料,本身不“饱满”,也不能使别人“撑肠拄腹”。

    北来人

    试说东都 [1] 事,添人白发多。寝园 [2] 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3]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4] 。

    十口同离仳 [5] ,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 [6] 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7]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 * *

    [1] 指汴梁。

    [2] 指北宋皇帝的坟园。

    [3] 晋代索靖感叹洛阳宫门的铜驼埋没在荆棘里,这里借指沦陷在金人手里。

    [4] 宋徽宗年号;意思说虽然土地沦陷了好多年,人民还保存北宋的风俗习惯。

    [5] “仳”等于“别”;意思说从北方逃到南方来原有十口人。

    [6] “蕃”通“番”;意思说逃回南宋,可是还穿着金国的衣服,跟第一首“凄凉”二句对照。

    [7] 跟第一首“边情”句对照,意思说南宋不派人好好去打探消息,只听信些谣言。

    戊辰即事 [1]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2] 。

    * * *

    [1] 戊辰是宋宁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宋兵攻金大败,讲和赔款,说定犒赏金兵三百万两,以后每年缴纳“岁币”三十万两。刘克庄把无衫可穿作为“比兴”,来讲民穷财尽,还希望西湖边的小朝廷注意国计民生,不要再文恬武嬉。参看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全宋词》卷二百七十四)

    [2] 苏州当然是出产丝绢的蚕桑之区(参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土贡》),不过“吴蚕”两字也许还是沿用唐诗里的成语,像李白《寄东鲁二稚子》的“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后村大全集》卷一《扬州作》又说:“惆怅两淮蚕织地,春风不复长桑芽。”

    筑城行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1]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2]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君不见高城 [3] 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4] !

    * * *

    [1] 侦望敌人的活动木楼,上面不盖顶。

    [2] 参看《开壕行》第一句;地方官不管筑城有没有需要,也不顾人民的死活,只要筑好了城墙向上司去缴差报功,因而升官。唐代张籍、元稹、陆龟蒙等的《筑城曲》和北宋末叶李之仪的《筑城词》(《姑溪居士后集》卷三)都没有讲到这一点,北宋末叶田昼的《筑堤词》就说到了:“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官长亦大贤,能得使者意……终当升诸朝,自足富妻子;何惜桑榆年,一为官长死!”(吕祖谦《皇朝文鉴》卷十四)

    [3] (yà讶) 指城堞的参差上下。

    [4] 筑城原为保障人民,可是人民都在筑城的过程里困顿死了。参看张籍《筑城曲》:“杵声未定人皆死……今日作君城下土”;曹邺《筑城》第三首:“筑人非筑城”;刘克庄同时人许棐《梅屋四稿》的《筑城曲》:“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刘克庄拈出有城无人这一点,比他们写得醒豁透彻。

    开壕行

    前人筑城官已高,后人下车 [1] 来开壕;画图先至中书省 [2] ,诸公聚看称贤劳。壕深数丈周十里,役兵大半化为鬼;传闻又起旁县夫,凿教四面皆成水。何时此地不为边,使我地脉重相连?

    * * *

    [1] 到任。

    [2] 中央掌管庶务、官职升降等等的机构。

    运粮行 [1]

    极边官军守战场,次边丁壮俱运粮。县符旁午 [2] 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霜寒晷短路又滑,担夫肩穿牛蹄脱。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 [3] ?

    * * *

    [1] 参看王禹偁《对雪》注〔6〕。

    [2] 四面八方。

    [3] 用《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亮每患粮不继……是以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

    苦寒行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 [1] ,中酒不知屏外寒。

    * * *

    [1] 又挂帘幕,又有屏风。

    军中乐 [1]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 * *

    [1] 辛弃疾《美芹十论》里《屯田》第六说:“营幕之间,饱暖有不充,而主将歌舞无休时;锋镝之下,肝脑不敢保,而主将雍容于帐中”(辛启泰辑《稼轩集钞存》卷一);是这首诗的好注解。参看唐人高适《燕歌行》的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方岳

    方岳(1199——1262)字巨山,自号秋崖,祁门人,有《秋崖先生小稿》。南宋后期,他的诗名很大,差不多比得上刘克庄 [1] 。看来他本来从江西派入手,后来很受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他有把典故成语组织为新巧对偶的习惯,例如元明以来戏曲和小说里常见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一联,就是他的诗 [2] 。

    * * *

    [1] 参看吴龙翰《古梅吟稿》卷六《联句辨》。

    [2] 《秋崖小稿》诗集卷八《别子才司令》;郝经《陵川文集》(王镠编)卷十五《感兴》的“不得意事十八九,可与言人百二三”也许是最早的模仿。

    春思

    春风多可 [1] 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 * *

    [1]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说:“多可而少怪”,是“多有许可”、“宽容”的意思(《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三)。这首诗写万物在春天的活跃,就说春风很随和,什么事都肯干,忙得不亦乐乎。

    湖上

    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花边马不嘶。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农谣

    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青裙老姥遥相语,今岁春寒蚕未眠。

    漠漠馀香着草花,森森柔绿长桑麻;池塘水满蛙成市,门巷春深燕作家。

    三虎行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 [1] 乞火霜风寒;劝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2]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3] !

    * * *

    [1] 草把。

    [2] 给县官罚打板子的伤痕;这也是《礼记·檀弓》所谓“苛政猛于虎”的例证。参看李贺《猛虎行》:“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3] 李广射虎,周处杀虎,刘昆做弘农太守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刘昆的故事见《后汉书》卷一百零七上,是有名的传说,唐人《传奇》里的老虎精班寅作诗就引用到它(《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四《宁茵》)。方岳的涵意是做官的人没有“仁化”,只有“苛政”。

    罗与之

    罗与之(生年死年不详)字与甫,自号雪坡,吉安人,有《雪坡小稿》。在江湖派诗人里,他作的道学诗比例上最多;有几首二十字的抒情短诗,简练精悍,颇有孟郊、曹邺的风味,同辈很少赶得上的。

    寄衣曲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 [1] 。若无鸿雁飞 [2] ,生离即死别。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 * *

    [1] 暗用李白《子夜吴歌》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 指鸿雁传书。

    商歌 [1]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2]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 * *

    [1] 春秋时宁戚有自鸣不平的《商歌》二首(《乐府诗集》卷八十三,参看《文选》卷十八成公绥《啸赋》李善注所引《商歌》);“商”是五音里象征萧瑟的秋天的,所以成公绥《啸赋》说:“动商则秋霖春降”,恰好也是这首诗的用意。

    [2] 参看《汉郊祀歌》里《日出入》:“春非我春,秋非我秋”;曹植《感婚赋》:“春风起兮萧条”;庾信《和庾四》:“无妨对春日,怀抱只言秋”;张说《寄许八》:“万类春皆乐,徂颜独不怡”;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愁思看春不当春”;孟郊《长安羁旅行》:“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李贺《感春》:“春日自萧条”;赵嘏《别麻氏》:“分离况值花时节,从此东风不似春。”这些只是写个人情绪的不愉快,罗与之用“贫家”和“负薪”点明社会里贫富劳逸的不平等。

本站推荐:青霞丹雪槜李诗系北山楼词话晁无咎词红灯记鼓词古今诗删唐宋分门名贤诗话太白山人漫稿徐志摩诗歌全集薛仁贵衣锦还乡

宋诗选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钱锺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钱锺书并收藏宋诗选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