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李璟李煜词校注 > 李璟李煜词补遗

李璟李煜词补遗

推荐阅读:南州集存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冯延巳词辑评京华慷慨竹枝词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词学十讲苏小卿月夜贩茶船(残折)马一浮词集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李璟李煜词校注最新章节!

    浣溪沙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一〕。沙上未闻鸿雁信〔二〕,竹间时有鹧鸪啼〔三〕。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释】

    〔一〕沈郎句:见前李煜词《破阵子》首“沈腰”注。不胜衣,说明瘦损不堪,连穿衣都觉得负担过重,不能胜任,和“弱不禁风”的意义差不多。

    〔二〕沙上句:见前李煜词《清平乐》“雁来音信无凭”注。

    〔三〕鹧鸪:鸟名,春天好鸣,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往往会唤起离人的心绪,因此在写春天具有离怀别感的诗词中,就会用到它。

    【校勘】

    这词并见延祐云间本《东坡乐府》(四印斋影印本。毛本不收)。《类编》、《花草粹编》、毛订、《全唐诗》、《历代诗余》、宋校均作李景作。《类编》、《花草粹编》、毛订、宋校均题作“春恨”。《正集》作苏东坡作,注:“刻李景,误。”题作“春晴”,旁注:“或作‘春恨’。”《古今诗余醉》也题作“春晴”。

    〔沙上〕毛订作“沙土”,误。

    〔未闻〕《东坡乐府》作“不闻”。

    〔时有〕《正集》、《全唐诗》、《历代诗余》均作“时听”。《正集》“听”下注:“一作‘有’,误。”

    又

    别见《珠玉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上二阕见《草堂诗余》,题中主作。

    【校勘】

    此词并见晏殊《珠玉词》。毛本《珠玉词》此词题下注:“向误入《南唐二主词》。”《类编》、毛订、宋校均题李景作,陈校作晏叔原作,《正集》作晏同叔作。宋校附识:“《历朝词选》载此词为晏元献公所作,今云李景,似误。”

    陈校、《类编》、《正集》篇末均附录《苕溪渔隐丛话》引《复斋漫录》“晏元献赴杭州……”条。

    【附录】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王君玉”条:“《复斋漫录》云: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吏读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终篇者无几。又俾诵一诗云:‘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凤终陈迹,鸣蛙只废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召至同饭,饭已,又同步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自此辟置馆职,遂跻侍从矣。”

    厉鹗《宋诗纪事》卷七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诗:“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词林纪事》附录此诗,张宗櫹案云:“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二〕。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见《花庵词选》,以下皆后主作。

    【注释】

    〔一〕寂寞句:秋色笼罩着栽满梧桐的寂静的院落。

    〔二〕剪不断三句:用具体的动作来说明离愁千万缕,无法排遣。

    【校勘】

    这词《花庵词选》、《续集》均作后主作;《花草粹编》引《古今词话》、《十国春秋》均认为是孟昶作。《花草粹编》、《续集》、《词律》调名均作《相见欢》。《续集》李后主下注:“一刻蜀主孟昶。”《词谱》在《相见欢》调下注:“南唐李煜词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句,更名《秋夜月》,又名《上西楼》,又名《西楼子》。”可见《词谱》作者也认为是后主作。(赵万里校辑杨偍《古今词话》在此词后案:“《花庵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引作李后主词,南词本《南唐二主词》无之,杨偍谓为孟昶作,殆必有据。”)《续集》题作“离怀”。

    〔别是〕《花草粹编》作“别有”。《续集》“是”下注:“一作‘有’。”

    《花庵词选》调名下注:“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卷上: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句妙。

    茅暎《词的》卷一:绝无皇帝气。可人,可人。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凄凉况味,欲言难言,滴滴是泪。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哀感顽艳。妙,只说不出。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前编: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阕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花庵词选》云:“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更漏子

    金雀钗〔一〕,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二〕,蜡成泪〔三〕,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四〕,锦衾寒〔五〕,夜来更漏残〔六〕。

    【注释】

    〔一〕金雀钗:是钗头缀上金雀形的钗,古代妇女用来插在头上。

    〔二〕香作穗:颇费解,似指香烧后上端弯下像穗下垂的样子。

    〔三〕蜡成泪:蜡烛燃烧时熔液流下好像垂泪。

    〔四〕珊枕:即珊瑚枕。一作“山枕”,枕堆叠如山也。 腻:是污垢的意思。

    〔五〕锦衾:即锦被。

    〔六〕更漏残:指接近天亮的时候。

    【校勘】

    这词见赵崇祚《花间集》,温庭筠作。《尊前集》归入李王词,后人据以辑入《南唐二主词》,实误。各选本仍作温庭筠作。

    《尊前集》在调下注:“大石调。”

    〔暂时〕四印斋影宋本《花间集》作“暂如”。

    〔珊枕〕吕本、侯本、《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彊村丛书》本,后同)、《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均作“山枕”。

    〔夜来〕《花间集》、《金奁集》、《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均作“觉来”。

    又

    大石调 《花间集》、《花庵词选》均作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一〕。惊塞雁〔二〕,起城乌〔三〕;画屏金鹧鸪〔四〕。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五〕。红烛背,绣帷垂〔六〕,梦长君不知!见《尊前集》。

    【注释】

    〔一〕漏声:是铜壶滴水的声音(参阅前李煜词《乌夜啼》“昨夜风兼雨”首“漏断”注)。 迢递:远的意思。

    〔二〕塞雁:是指从塞上飞来的雁。我国古时通常是把边远的北方称作“塞上”。

    〔三〕城乌:指宿在城上的乌鸦。

    〔四〕画屏金鹧鸪:“画屏”就是以彩画为饰的屏风,“画屏金鹧鸪”即屏风上画着的金鹧鸪。以上是尽量形容漏声的感动力,连塞雁、城乌都受它感动而惊起,不受感动的只有屏风上画着的金鹧鸪而已。这么一来,听了这种声音的人的难堪的心境就可想而知了。

    〔五〕谢家:泛指闺中的女人。晋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唐李德裕妾谢秋娘都很有名,后人因把“谢家”代表闺中的女流。

    〔六〕绣帷:用金线绣成的帷幔。帷,帷幔、帐幕之属,用以隔蔽内外的。

    【校勘】

    这词见《花间集》,温庭筠作。《尊前集》归入李王词,实误。各选本仍作温庭筠词。

    调名下,朱本《尊前集》注:“大石调。”毛本《尊前集》注:“大石调。《金荃集》作温飞卿。”

    〔丝〕朱孝臧《尊前集》校记:“原本(按,指梅禹金本)‘丝’作‘絮’。”

    〔塞雁〕毛本《尊前集》作“寒雁”。

    〔城乌〕《尊前集》、刘补本均作“寒乌”。

    〔重幕〕《花间集》、《花庵词选》、《金奁集》、《花草粹编》均作“帘幕”。

    〔绣帷〕《花间集》、《花庵词选》、《金奁集》、《花草粹编》均作“绣帘”。

    长相思

    别见邓肃《栟榈词》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一〕。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见《草堂诗余》。

    【注释】

    〔一〕相思枫叶丹:丹,红的颜色。枫,是一种落叶乔木,这种树一般高二三丈,它的叶子作掌形而三裂,经秋就变成红色,因此亦叫“丹枫”。“相思枫叶丹”语意双关,是说相思到枫叶红的时候,同时也以枫叶红来比衬相思的愁苦。“惨绿愁红”、“红愁绿怨”,诗人是惯于用红的东西来象征愁的。

    【校勘】

    这词并见邓肃《栟榈词》。《类编》、《花草粹编》、毛订、《正集》、《历代诗余》、宋校均题李后主作。陈校作邓肃作。妙选不署作者姓名。《草堂诗余》题作“秋怨”(陈校不标题)。

    蝶恋花

    见《尊前集》。《本事曲》以为山东李冠作〔一〕。

    遥夜亭皋闲信步〔二〕。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三〕,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四〕。

    【注释】

    〔一〕《本事曲》:宋杨绘有《时贤本事曲子集》。 李冠:《后山诗话》:“冠,齐人,为《六州歌头》道刘项事,慷慨雄伟。刘潜,大侠也,喜诵之。”(《百川学海》本)《花庵词选》:“李世英名冠,山东人。”《宋诗纪事》卷七“李冠”条:“冠,字世英,历城人,以文学称。与王樵、贾同齐名,官乾宁主簿。有《东皋集》。”(《词林纪事》同)

    〔二〕遥夜:即长夜。宋玉《九辩》:“靓杪秋之遥夜兮。”王逸注:“盛阴脩夜。”脩(修),义同长。 皋:是水旁地。 信步:犹散步。

    〔三〕数点句:雨声给风束住,即风来雨止。

    〔四〕一片二句:是说心绪万端,人间世上没有一个可以安排它的地方。

    【校勘】

    这词并见双照楼影宋吉州本欧阳修《近体乐府》(毛本《六一词》不收)。《尊前集》归入李王词;《乐府雅词》归入欧阳永叔词。《花草粹编》、《正集》、《全唐诗》、《历代诗余》均作李后主作;《花庵词选》、杨慎《词品》、陈霆《渚山堂词话》、《类编》、毛订、《词林纪事》、宋校均作李世英作。《花庵词选》、《类编》、毛订、《正集》、宋校均题作“春暮”。

    调名下注,侯本、《花草粹编》均注在篇末。

    〔信步〕吴本、吕本、侯本均作“倒步”。

    〔乍过〕《花庵词选》、《类编》、毛订、《正集》、《全唐诗》、《词林纪事》、宋校均作“才过”。林大椿《近体乐府校记》:“考异‘乍过’一作‘过了’。”

    〔早觉〕《近体乐府》、《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毛订、《正集》、《词林纪事》、宋校均作“渐觉”。

    〔伤春暮〕林大椿《近体乐府校记》:“一作‘春将暮’。”

    〔桃李〕《尊前集》、《近体乐府》、《花庵词选》、《类编》、毛订、《词林纪事》、宋校均作“桃杏”。《近体乐府》注:“一作‘李’。”

    〔依依〕《近体乐府》、《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毛订、《词林纪事》均作“依稀”。林大椿《近体乐府校记》:“‘依稀’一作‘无言’。”

    〔春暗度〕《尊前集》作“风暗度”。《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毛订、《正集》、《全唐诗》、《词林纪事》、宋校均作“香暗度”。

    〔谁在〕《近体乐府》、《乐府雅词》均作“谁上”。《近体乐府》注:“一作‘在’。”林大椿《近体乐府校记》:“‘谁’一作‘人’。”

    〔笑里〕《尊前集》作“影里”。

    〔低低〕《近体乐府》、《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毛订、《正集》、《词林纪事》、宋校均作“轻轻”。《正集》眉注:“‘轻轻’一作‘低低’。”

    〔一片〕《近体乐府》、《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词林纪事》、宋校均作“一寸”。

    〔芳心〕《近体乐府》、《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毛订、《词林纪事》、宋校均作“相思”。《正集》眉注:“‘片芳心’一作‘寸相思’。”

    〔千万绪〕《词林纪事》作“千万缕”。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评“数点雨声”二句)片时佳景,两语留之。

    沈谦《填词杂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予尝谓李后主拙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半首工于写景。风收残雨,以“约住”二字状之,殊妙。雨后残云,惟映以淡月,始见其长空来往,写风景宛然。结句言寸心之愁,而宇宙虽宽,竟无容处,其愁宁有际耶!唐人诗“此心方寸地,容得许多愁”,愁之为物,可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惟能手得写出之。

    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一〕,瑶草妆镜边〔二〕;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陈旸《乐书》云:《后庭花破子》,李后主、冯延巳相率为之,其词如上,但不知李作抑冯作也。

    【注释】

    〔一〕玉树:见前李煜《破阵子》注。

    〔二〕瑶草:本来有好几种解释:仙草、灵芝和香草。这里的“瑶”是称美之词,和上句的“玉”的用法一样。

    【校勘】

    这词并见明弘治高丽刊本《遗山乐府》(张穆、张家鼎两种刻本均无,见朱孝臧校记)。《花草粹编》收这词,未标作者姓名。四印斋本《阳春集》补遗后附注:“《词辨》上卷引陈氏《乐书》曰:‘《后庭花破子》,李后主、冯延巳相率为之。’此词李作冯作,惜未载明,各本选录李词,亦无此阕。”《词谱》录王煇《后庭花破子》后云:“此调创自金元,有邵亨贞、赵孟頫词及《太平乐府》、《花草粹编》无名氏词可校。”

    〔瑶草〕《遗山乐府》作“瑶华”。

    〔和月和花〕《遗山乐府》、《花草粹编》均作“和花和月”。

    〔天教〕《遗山乐府》、《花草粹编》均作“大家”。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见《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

    【校勘】

    这词沈雄《古今词话》引《教坊记》作后主作,《历代诗余》引同。

    【附录】

    沈雄《古今词话》(《词辨》卷上):“三台舞曲,自汉有之。唐王建、刘禹锡、韦应物诸人有宫中、上皇、江南、突厥之别。《教坊记》亦载五、七言体,如:‘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传是李后主《三台词》。‘雁门关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陌上朝来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传是盛小丛《三台词》。今词不收五、七言,而收六言四句。”(后主词并见《词话》卷上。)

    捣练子

    云鬓乱〔一〕,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二〕。斜托香腮春笋嫩〔三〕,为谁和泪倚阑干?见《词林万选》。

    【注释】

    〔一〕云鬓:乌云般的鬓发。

    〔二〕远岫攒:眉蹙、皱眉。“岫”是山的峰峦,“远岫”即远山,这里是指眉的形状像远山一般。攒,紧蹙不舒。

    〔三〕春笋:指女人的手指,言其尖细。 嫩:是形容手指的柔嫩。

    【校勘】

    调名下,吕本注:“出升庵《词林万选》。”案,杨慎《词林万选》录后主词前后凡两处,一处《菩萨鬘》“铜簧韵脆锵寒竹”首,一处即此词。刘继增笺:“按,此阕旧钞本、侯本并不载,当是吕氏校刊附益。”《花草粹编》题作“春恨”,未标作者姓名,在“深院静”首下。《续集》作李后主作,题作“闺情”。

    〔嫩〕《花草粹编》作“懒”。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云鬓乱”阕前段,尤能以画家白描法,形容一极贞静之思妇,绫罗间之暖寒,非深闺弱质、工愁善感者,体会不到。“一树藤花”,确是人家庭院景物。曰“独自看”,其殆《白华》之诗,无营无欲之旨乎?“扉无风而自掩”,境至清寂,无一点尘。如此云云。可知远岫眉攒、倚阑和泪,皆是至真至正之情,有合风人之旨。即词境词格,亦与之俱高。虽重光复起,宜无间然。或犹讥其向壁虚造,宁非固欤。

    浣溪沙

    转烛飘蓬一梦归〔一〕,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映花楼阁谩斜晖〔二〕。登临不惜更沾衣!见《全唐诗》、《历代诗余》。

    【注释】

    〔一〕转烛:是说世事随时变化,如同转烛一样。 飘蓬:蓬,草名,秋枯根拔,随风飘转。

    〔二〕斜晖:斜阳。

    【校勘】

    这词并见《阳春集》。《花草粹编》作冯延巳作。《全唐诗》、《历代诗余》均作后主作。

    〔逝水〕《花草粹编》作“游水”,当系误刊。

    〔映花〕《阳春集》、《花草粹编》、刘补本均作“荫花”。

    开元乐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校勘】

    唐圭璋笺:“此词见《苏东坡集》,邵本有之。”

    【附】

    水调歌头感南唐故宫括后主词 白 朴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残阳澹澹无语,零落故王宫。前日雕阑玉砌,今日遗台老树,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借问春花秋月,几换朱颜绿鬓,荏苒岁华终。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本站推荐:青霞丹雪槜李诗系北山楼词话晁无咎词红灯记鼓词古今诗删唐宋分门名贤诗话太白山人漫稿徐志摩诗歌全集薛仁贵衣锦还乡

李璟李煜词校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詹安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詹安泰并收藏李璟李煜词校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