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念佛金言录 > 《念佛金言录》(二)

《念佛金言录》(二)

推荐阅读:孔雀经真言等梵本俱力迦罗龙王仪轨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净土生无生论会集净琉璃净土摽金刚童子持念经金刚经纂要刊定记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金刚经感应传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念佛金言录最新章节!

    一遍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一、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诸佛深智非所测,三乘浅智岂能窥!

    莫留诸教之得道于耳底,唯称本愿之名号于口中。

    称名之外不用我心,此云:「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我心,此云「临终正念」。

    此时蒙佛来迎,往生极乐,谓之「念佛往生」也。

    二、

    「念佛往生」者,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成就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无量无数大罪,因此未来轮回无穷生死,六道、四生、二十五有之间,受大苦恼。

    然而,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智慧,证悟名号不思议之法,成为凡夫往生之本愿;十劫以前,此愿成就时,十方众生往生之业,决定于南无阿弥陀佛。

    此觉体既显现于阿弥陀佛之名,则有志于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人,不论我机之信不信、净不净、有罪无罪;唯喜得闻如斯不思议之名号,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息断命终时,必蒙圣众来迎,当契无生法忍也,此云「念佛往生」也。

    三、

    「念佛往生」者:念佛即往生也。

    南无者,能归之心;阿弥陀佛者,所归之行。心行相应之一念谓之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不论我心之善恶是非,不用后念之心,此谓之信心决定之行者也。

    现在称名之外,不可期临终;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毕命为期也。

    四、

    名号之外无机法,名号之外无往生。

    一切万法皆是名号体内之德也。

    然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息断之处得无生忍也,如是领解之一念,云「临终正念」,是则十劫正觉之一念也。

    五、

    所谓「念佛行者之用心」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用心也,此外亦无可开示之安心。

    诸学匠所立之种种法要者,皆对治初惑假初之要文也;然而念佛之行者,于如斯之事,皆悉舍弃,唯应念佛。

    往昔有人问空也上人:「如何念佛?」唯答「舍」而已,此诚金言也。

    念佛之行者,舍智慧愚痴,舍善恶境界,舍贵贱高下之道理,舍怖地狱之心,舍愿极乐之心,诸宗之悟亦舍;一切皆舍之念佛,则契弥陀超世之本愿。如是称名念佛者,无佛亦无我,何况此中种种道理,亦皆无也。

    善恶境界皆净土也,此外不求不厌。一切万物,山河大地,吹风起浪之声,无不念佛。

    毫无拟议,唯任凭本愿而念佛也。

    念佛者,不论安心不安心,但任口称,即是正定业,不违他力超世之本愿,于弥陀本愿,既无缺,亦无余。此外尚有何事可用心乎!

    唯还愚者之心而念佛也。

    六、

    生死者,我执之迷情;菩提者,离念之一心。

    生死本无故,学亦不契;菩提本无故,行亦不得。

    然而,不学者愈迷,不行者更回。

    因此,舍身而行,尽心而修。此理者圣道净土皆同也,故《法华经》劝言:「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观经》亦言:「舍身他世,必生彼国。」

    然而,圣道门者:自力之行,故舍身命为道,命存之间,以证佛道。

    净土门者:他力之行,故归身命于佛,命尽之后,即证佛性。

    然如吾等凡夫者,一向称名之外,无出离之道。

    《阿弥陀经》言:「念佛之人,蒙六方恒沙诸佛护念,决定往生,必无疑也。」

    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外,无我之身心。

    唯一名号,周遍法界,故名一遍。

    七、

    春去秋来,难进者出离之要道;

    惜花咏月,易起者轮回之妄念。

    罪障山高,烦恼云厚,佛光之日,不遮眼前;

    生死海深,无常风烈,真如之月,不宿心水。

    随其受生,从苦入苦;随其归死,从冥入冥。

    六道之衢,无不迷之处;

    四生之枢,无不宿之栖。

    生死转变,梦耶现耶?

    言其有者,云上烟消,虚空无留影之人;

    言其无者,恩爱别离,心中有断肠之叹。

    芝兰契袂,抱尸悲叹之炎,不解红莲大红莲之罪冰;

    鸳鸯衿下,湿眼慈爱之泪,难灭焦热大焦热之业火。

    与其徒叹徒悲,人迷我迷;

    何不早出三界苦轮之客舍,

    速归四色莲台之家乡。

    然,苦恼娑婆,非容易可离;

    无为境界,非等闲得到。

    适遇本愿之强缘,若不急励,更期何生?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应忘己信乐,任声称名也。

    八、

    生死本源之形者,男女和合之一念;

    流转三界之相者,爱染妄境之迷情。

    男女形破,妄境自灭;生死本无,迷情爰尽。

    爱华咏月,造轮回业;起心动念,经地狱炎。

    唯一心本源,自然无念,无念作用,缘真法界。

    一心变三千,本来不动。

    虽然,失自然之道理,抽意乐之恳志;

    迷虚无之生死,求幻化之菩提。

    如此凡卑之族:

    深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志;

    喜息绝命终,蒙圣众来迎。

    称弥陀名号,临终命断时,应契无生法忍也。

    九、

    五蕴之中,无病众生之病苦;

    四大之中,无恼众生之烦恼。

    唯背本性一念以来,以五欲为家,三毒为食,受三恶道苦;此自业自得之理也。

    然若不自发心者,三世诸佛之慈悲亦不及也

本站推荐:慧琳音义开元释教录大金色孔雀王咒经龙舒净土文大集会正法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三观义无门关九华山志金刚经集注

念佛金言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一遍上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遍上人并收藏念佛金言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