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中国文化史 > 第二十五章 孔 子

第二十五章 孔 子

推荐阅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陆陇其家训译注酸甜苦辣咸大杂烩美学漫步老古董人物志译注古琴疏中麓画品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中国文化史最新章节!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故虽老子与孔子同生于春秋之时,同为中国之大哲,而其影响于全国国民,则老犹远逊于孔,其他诸子,更不可以并论。观夏德(F.Hirth)《中国古代史》(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1],所引德人加摆伦资(G.von der Gabelentz)之言[2],则知孔子之地位矣。

    《孔子与其学说》(Confucius und Seine Lehre)(加摆伦资):“吾人欲测定史的人物之伟大之程度,其适当之法,即观其人物所及于人民者感化之大小、存续之长短及强弱之程度三者之如何是也。以此方法测定孔子,彼实不可不谓为人类中最大人物之一人。盖经过二千年以上之岁月,至于今日,使全人类三分之一于道德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之点,全然存续于孔子之精神感化之下也。”[3]

    孔子之生年月日,说者不一。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有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春秋穀梁传》襄公二十有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世本》:“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孔广牧):“谨案先圣之生,年从《史记》,月从《穀梁》,日从《公羊》《穀梁》。年从《史记》者,凡《世本》所述春秋卿大夫世系,悉与《左传》合;龙门撰《史记》,于先圣生年,根据《世本》为说,诚以其可信也。月从《穀梁》者,以《穀梁》与《世本》同故。日从《公羊》《穀梁》者,以《经义骈枝》据《周历》《三统历》及古《四分历》推得也。”

    《经义骈枝》(成蓉镜):“世传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为今之八月二十七日,然以古历步之,实八月二十八日。”

    要其生卒灼然可见。

    《春秋》哀公十六年续经:“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经义骈枝》(成蓉镜):“孔子卒日,集古今诸历步之,十六年四月己卯朔,十一日己丑。”

    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先圣卒于鲁哀公十六年,由是岁上溯之襄公二十二年,实七十三岁;他书谓为年七十四者,盖从襄公二十一年起算,失之。”

    非若老子、释迦之生死无从稽考也。谶纬诸书,多言孔子生有异征,

    《论语撰考谶》:“叔梁纥与徵在祷于尼山,感黑龙精以生仲尼。”

    死有遗谶。

    《易纬通卦验》:“孔子表洛书,摘亡辟,曰:‘亡秦者,胡也;丘以推秦,白精也。’”

    《春秋》家又谓孔子受命制作,

    《公羊》哀公十四年注:获麟之后,天下血书鲁端门曰:“趋作法,孔圣没,周姬亡,彗东出,秦政起,胡破术,书记散,孔不绝。”子夏明日往视之,血书飞为赤乌,化为白书,署曰“演孔图”。

    自号“素王”。

    《六艺论》(郑玄):“孔子既西狩获麟,自号‘素王’,为后世受命之君制明王之法。”

    《春秋序》(贾逵):“孔子览史记,就是非之说,立素王之法。”

    皆视孔子为神奇不经之人,迄今日而称述其说者不衰。欲比孔子于耶稣、穆罕默德,以孔教为标帜,是皆不知孔子者也。孔子不假宗教以惑世,而卓然立人之极,故为生民以来所未有。

    《孟子·公孙丑》述有若之言曰:“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学者欲知孔子,当自人事求之,不可神奇其说也。

    孔子之学,有得之于家庭者,

    《左传》昭公七年,孟僖子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

    有得之于社会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鲁南宫敬叔言于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盖其时虽曰“世衰道微”,然必家庭社会犹有前代礼教学说流传,其国土之风气,有特殊于他国者[4]。其游踪所至,多得贤士大夫之益[5],然后可以鼓舞奋发,而出一命世之大哲。不可徒谓春秋之时,社会纷乱,政法黑暗,民生痛苦,邪说横行,始因此等反应产生圣哲之思想也。然家庭之遗传,社会之影响,虽亦有关于孔子,而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者,仍在其自身之好学。故其自言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忠信之资,初不足以过人,惟好学为所自信。自十五至七十,无一息不学,知行之功,与年俱进,是则非平生师友所可几矣。前乎孔子者,虽有傅说始终典学之语,然未尝有言之亲切详备如孔子者,则虽谓吾民知学自孔子始,可也。

    孔子自言其学之程序,且述其学之功效,然只自明其身心所造之境地,未尝及于身外。由此可知孔子为学之目的,在先成己而后成物。其成己之法,在充满其心性之本能,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而一切牖世觉民之方,乃从此中自然发现于外。既非徒受外界之反感,愤激悲悯,欲学一种方法或主义以救世;亦非徒慕古人,欲蹈袭其陈迹,冀自树于功名,至于垂老无成,乃托教学著书,以期留名后世,及与当世讲学者,争持门户,独立一派别也。《论语》及《大学》《中庸》所言,十九皆明此义。不知孔子所学为何事,第以褊狭骛外之心测孔子,宁能窥见其涯涘哉!

    孔子所学,首重者曰成己,曰成人,曰克己,曰修身,曰尽己。其语殆不可以偻举,惟其以此为重,故不暇及于外,而怨天尤人之意,自无由而生。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中庸》:“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无怨天,下不尤人。”

    其遇虽穷,其心自乐,人世名利,视之淡然。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自孔子立此标准,于是人生正义之价值,乃超越于经济势力之上。服其教者,力争人格,则不为经济势力所屈,此孔子之学之最有功于人类者也。人之生活,固不能不依乎经济,然社会组织不善,则经济势力往往足以锢蔽人之心理,使之屈伏而丧失其人格。其强悍者,蓄积怨尤,则公为暴行,而生破坏改革之举。今世之弊,皆坐此耳。孔子以为人生最大之义务,在努力增进其人格,而不在外来之富贵利禄,即使境遇极穷,人莫我知,而我胸中浩然,自有坦坦荡荡之乐。无所歆羡,自亦无所怨尤,而坚强不屈之精神,乃足历万古而不可磨灭。儒教真义,惟此而已。虽然,孔子之学,亦非徒为自了汉,不计身外之事也。成己必成物,立己必立人。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故修身之后即推之于家国天下,其于道国、为政、理财、治赋之法,无一不讲求,而蕲致用于世。《论语》所记孔门师弟问答之语,时时以为政为言,即群众之经济亦必使之富足。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此则本末兼赅,有体有用,非若二氏之专言虚寂,遗弃一切也。孔子生于周,故其政见多主用周法,然用之亦有分别,观《论语》之言自见。

    《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子罕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陆桴亭《思辨录》谓孔子从周,后儒宜讲当代之制:“孔子动称周家法度,虽周公制作之善,亦从周故也。予每怪后儒学孔子,亦动称周家法度,而于昭代之制,则废而不讲,亦不善学孔子者矣。”其实孔子之所主张,亦不尽周法,即世俗所通行而协于人情者,亦无不可从也。

    孔子之学,固不以著述重,然其著述之功,关系绝巨。史称其时礼乐废,《诗》《书》缺,传自孔氏,始可得述。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太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盖其时如老子者,不以书籍所传言语为重。

    《史记·老子传》:“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世复多不说学者,使任其放佚,则浸衰浸微,古代之文化复何从考见乎!《诗》《书》《礼》《乐》皆述,《易》《春秋》则述而兼作。

    《汉书·儒林传》:“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6]

    《史记·儒林传》:“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

    世谓孔子“述而不作”者,盖未读“十翼”及《春秋》也。《孟子》即称“孔子作《春秋》”,《公羊》明载未修春秋之原文[7],惟杜预称《春秋》多用旧史,然亦谓有刊正处[8]。孔子传《易》修史,而合之《诗》《书》《礼》《乐》,号为“六艺”,亦名为“经”。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其为教亦各有得失,孔子尝详言之。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孔子于《易》,由阴阳奇偶之对待,阐明太极之一元。

    《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谓神无方,易无体,而道在阴阳之相对。

    《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于形而上之原理,与老子所见正等。《易》之神妙,正赖孔子发明。(按《论语》称“子不语怪、力、乱、神”。而《易·系辞》屡言神,如“阴阳不测之谓神”,“蓍之德圆而神”,“神以知来”,“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鼓之舞之以尽神”之类。)而世乃谓孔子系《易》,专重人伦日用之事,

    某氏论《易》曰:“近人谓伏羲画卦,乃纯包天地万物、万事万象、有形无形,诸凡共同之大原理而言,即纯属哲理的著作。以今之新名词言之,即曰纯正哲学。文王加彖、象各辞,始由图画而附文字说明,然已由抽象的哲理,而喻以具体的事物。故可谓文王解《易》,即由纯正哲学引入于伦理学范围。以今之新名词言之,即曰伦理哲学。孔子作《文言》《系辞》,则更将《易》象移以解释人生种种善恶行为之报应,专在策人为君子,勿为小人。故孔子解《易》,实专以伦理的眼光看《易》象,并非以宇宙人生、万象森罗之哲理眼光看《易》象。若以今之新名词言之。《易》经中孔子所明,第可曰伦理学,或曰伦理的解释。孔子圣人,决非不解《易》象之哲理。第孔子一生志向,专以对人宣明伦理一门,作入世法,至孔子之真实本领,哲理一门之出世法,始终未欲与世人道之,此正是孔子之高大处。故至今儒家所知之孔子,第知孔子本领之半而已。”

    奚足以知孔子之用心哉!孔子所言神明之德,必须洗心斋戒,退藏于密,而后可见,非腾口说、骋文辞所能指示也。至于孔子讲《易》以明人伦日用之道者,则有二义焉,曰“中”,曰“时”。

    如释《乾》之九二曰“龙德而正中”,九三、九四皆曰“重刚而不中”,《坤》六五曰“君子黄中通理”,《同人》曰“中正而应”,《大有》曰“大中而上下应之”之类,皆以明“中”也。释《蒙》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蹇》曰“蹇之时用大矣哉”,《益》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之类,皆以明“时”也。

    “中”以方位言,“时”以后先言,必合此二者而义乃全。且其几至微,稍过不及,即非所谓“中”;人心之执着胶滞,皆为未喻此义也。自尧、舜以来,以“中”为立国之道,孔子祖述其说,而又加以“时”义。故孟子谓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其实,“中”之一字,已足赅括一切,加以“时”字,则所以衡其中否者益密耳。此语至平常,而又至难,原其初,须得喜怒哀乐未发前之气象。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推其极,则可以位天地,育万物。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故孔子于中道系之曰“庸”,而极言其不可能,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贤智则过,愚不肖则不及,强为貌似,则又成为乡原,三者皆病,乃取其微偏者而救正焉。

    《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世人徒执后世乡原之儒者以病孔子,不知孔子固于此反复明辩,不容伪儒之矫饰也。论德之本曰“中”,论道之用曰“恕”,《周书》始言“恕”。

    《逸周书·程典篇》:“慎德必躬恕,恕以明德。”

    而未详言其法,至孔子始推演之,以为终身可行之道。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子臣弟友、上下左右,一以恕待之。

    《中庸》:“子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盖人类之相处,最难各得其平。处处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平心静气。于人毫无怨望,而人之对我亦必出于和平,充其功效,岂惟一人可行于世,使举世行之,则举世之战争、奋斗、猜疑、欺诈,种种不德皆可蠲除,而全体之人类,咸相安而遂其生矣。曾子之告其门人,谓忠恕则一贯。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盖孔子所知所行,无不本于此,故以“而已矣”三字决之,明忠恕之外,无他道也。为人谋而不忠,亦由待人不恕。故曾子论一贯,犹兼言忠恕;孔子论终身可行之道,惟举一恕字,以恕可以赅忠也。忠恕之事,属行不属知,子贡问行,而孔子答以施;行与施皆指事为,非指一人独居讲学也。从来学者解释恕字,未有以为属于知识者,近人好为异论,乃以恕为推知。

    《订孔下》(章炳麟):“心能推度曰恕,周以察物曰忠。故夫闻一以知十,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恕之事也。夫彼是之辨,正处、正色、正味之位,其候度诚未可壹也。守恕者,善比类。诚令比类可以遍知者,是絜矩可以审方圆,物情之纷,非若方圆可以量度也。故用矩者困,而务比类者疑。周以察物,举其征符,而辨其骨理者,忠之事也。故疏通知远者恕,文理密察者忠。身观焉,忠也;方不障,恕也。上者寂焉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中之方人用法,察迩言也。下者至于原本山川,极命草木,合契比律,审曲面埶,莫不依是。《三朝记》:哀公欲学《小辨》,孔子对以力、忠、信。云:‘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内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内恕外度曰知外。’此言以忠恕为学,则无所不辨也。周以察物,疑其碎矣。物虽小别,非无会通。内思必心者,由异而观其同也。”

    夫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属于知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行为。二者各有分际,不可混为一谈。《大戴记·小辨篇》虽言忠有九知,然其上文明言行为:

    《小辩》:“明忠信之备而又能行之,则可立待也。君朝而行忠信,百官承事,忠满于中而发于外,刑于民而放于四海,天下其孰能患之?”“丘言之,君发之于朝,行之于国,一国之人莫不知,何一之强避?丘闻之,忠有九知。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知德必知政,知政必知官,知官必知事,知事必知患,知息必知备。若动而无备,患而弗知,死亡而不知,安与知忠信!内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内恕外度曰知外,外内参意曰知德,德以柔政曰知政,正义辨方曰知官,官治物则曰知事,事戒不虞曰知备,毋患曰乐,乐义曰终。”

    所谓明忠信之备者,知也;而又能行之者,行也。朝而行忠信,发之于朝,行之于国者,皆行也。徒明忠信而不行,得谓之忠信乎?知中、知恕、知外、知德、知政、知官、知事、知患、知备九者,皆须实行,故曰“动而无备,患而弗知,安与知忠信”?试思备患恃知乎?抑持行乎?章氏偏重知识,匪惟误解《论语》,抑亦误解《戴记》,断章取义,贻误后人,匪浅鲜也。

    孔子论治之书,以《春秋》为主,而《春秋》之学,为最难讲,当时门弟子已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孟子则推其惧乱贼之功:

    《孟子·滕文公》:“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庄子则称其为先王之志:

    《庄子·齐物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班固则谓口受弟子,弟子退而异言。

    《汉书·艺文志》:“仲尼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夹》之《传》。”

    自汉以来,三《传》传而《邹》《夹》不传。

    《汉书·艺文志》:“四家之中,《公羊》《穀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于是说《春秋》者,各依传以为说,讫无定论。

    《春秋穀梁传序》(范宁):“《春秋》之传有三,而为《经》之旨则一。臧否不同,褒贬殊致。盖九流分而微言隐,异端作而大义乖。《左传》以鬻拳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为用礼。《穀梁》以卫辄拒父为尊祖,不纳子纠为内恶。《公羊》以祭仲废君为行权,妾母称夫人为合正。以兵谏为爱君,是人主可得而胁也。以纳币为用礼,是居丧可得而婚也。以拒父为尊祖,是为子可得而叛也。以不纳子纠为内恶,是仇仇可得而容也。以废君为行权,是神器可得而窥也;以妾母为夫人,是嫡庶可得而齐也。若此之类,伤教害义,不可强通者也。凡传以通经为主,经以必当为理。夫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庸得不弃其所滞,择善而从乎!既不俱当,则固容俱失;若至言幽绝,择善靡从,庸得不并舍以求宗,据理以通经乎!……而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是非纷错,准裁靡定,故有父子异同之论,石渠分争之说。废兴由于好恶,盛衰继之辩讷,斯盖非通方之至理,诚君子之所叹息也!”

    大抵孔子当时属辞比事,自有其详细解释。今所存之经文,特其辞之大纲。而其详细解释者,不可得见。三《传》所传,各有其微言大义,亦有各安其意以成口说者,不能尽以为得孔子之意,亦不能尽以为非孔子之意也。

    《春秋》之义,在正名分,寓褒贬,其影响所及,有非他书可比者。观皮锡瑞之《春秋通论》可见:

    或曰:孟子言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何以《春秋》之后,乱臣贼子不绝于世?然则孔子作《春秋》之功安在?孟子之言,殆不足信乎?曰:孔子成《春秋》,不能使后世无乱臣贼子,而能使乱臣贼子不能全无所惧。自《春秋》大义昭著,人人有一《春秋》之义在其胸中,皆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虽极凶悖之徒,亦有魂梦不安之隐;虽极饰辞巧说,以为涂人耳目之计,而耳目仍不能涂,邪说虽横,不足以蔽《春秋》大义。乱贼既惧当时义士声罪致讨,又惧后世史官据事直书,如王莽者,多方掩饰,穷极诈伪,以盖其篡弑者也;如曹丕、司马炎者,妄托禅让,褒封先代,篡而未敢弑者也;如萧衍者,已行篡弑,旋知愧憾,深悔为人所误者也;如朱温者,公行篡弑,犹畏人言,归罪于人以自解者也。他如王敦、桓温谋篡多年,而至死不敢;曹操、司马懿及身不篡,而留待子孙。凡此等固由人有天良,未尽泯灭,亦由《春秋》之义深入人心。故或迟之久而后发;或迟之又久而卒不敢发;即或冒然一逞,犯天下之不韪,终不能坦怀而自安。如萧衍见吴均作史,书其助萧道成篡逆,遂怒而摈吴均;燕王棣使方孝孺草诏,孝孺大书“燕贼篡位”,遂怒而族灭孝孺。其怒也,即其惧也,盖虽不惧国法,而不能不惧公论也。

    盖《春秋》之义,亦至难言,后世所执者,仅得其半,而尤严于乱臣。若以《左传凡例》论,则君臣相对,《春秋》未尝不责无道之君。

    《左传》宣公四年:“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杜预《释例》曰:“天生民而树之君,使司牧之,群物所以系命。若高亢自肆,群下绝望,情义圮隔,是谓路人,非君臣也。人心苟离,则位号虽有,无以自固。故《传例》曰:‘弑君称君,君无道;称臣,臣之罪。’称君者,唯书君命,而称国人以弑,众之所共绝也。”

    孔子对齐景公以君臣并言: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又以忠、礼并举:

    《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初非专责人臣也。又凡《春秋》褒贬之志,止以当时之事为断,而言外尚有微旨。如《公羊》家张三世之说,则借事明义,正以寓其理想,亦非专于事实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解诂》曰:“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麄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

    何氏之说,虽止一家之言,然与《礼记·礼运》之言大同者颇合,

    《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礼运》正论历史事实,故由大同降而小康;《春秋》悬想文明世界,故由升平而至太平。顺逆虽殊,其为孔子所怀抱之宗旨一也。若专限于事实,则禄去公室,政逮大夫,陪臣执国命,每况愈下,尚何升平、太平可言哉!

    孔子理想之广大,随在可见。《论语》及《易》之言教育,皆其不分族类,不分疆域之证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易·临卦》:“象曰: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而《中庸》之言化育,则尤进于是。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教育之功,至于尽物性,参天地,则不独为一时一世之人群谋矣。极巨之效,由极简之法而生。所谓宇宙内事,皆性分内事也。吾国古代圣人之思想,常思以人力造天地,其功既见于此数千年之大国,而其义犹未罄万一。后人准此而行,则所谓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者,无不可以实现,正不必以国家人类为界,而区区于知识技能,以为教育之大事者,抑又不足深论矣!

    古代学校,各有祀典。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玄曰:“先圣周公若孔子。”

    郑氏举孔子为例,盖就汉以后而言,汉以前未祀孔子也。历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汉高祖始。

    《史记·孔子世家》:“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汉书·高帝纪》:“十二年十一月,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祠孔子。”

    而学校祀孔,自明帝始。

    《后汉书·礼仪志》:“永平二年……养三老五更于辟雍;郡、县、道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

    然孔子与周公并祀,非特祀也。唐、宋以降,渐次尊崇,礼等帝王,制亦数易。

    《文献通考》:“唐制,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其释奠之礼,初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贞观二年,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开元二十年,追谥‘文宣王’,改西坐像为南面。诏曰:‘昔周公南面,夫子西坐,今位既有殊,岂宜依旧?’其两京国子监及天下诸州,夫子南面坐,十哲等东西行列侍。”

    《续通考》:“宋太宗追谥孔子曰‘先圣文宣王’,真宗时改谥‘至圣’,元武宗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至圣先师’,易塑像为木主。”

    盖自汉以来,虽已举国崇奉孔子之教,而立庙奉祀,近于宗教性质者,乃由人心渐演渐深,踵事增华之故。初非孔子欲创立一教,亦非仅一二帝王或学者,假孔子之教以愚民也。

    孔子后裔,代有封号。

    汉曰“褒成君”,魏曰“宗圣侯”,晋宋曰“奉圣侯”,后魏曰“崇圣大夫”,唐初曰“褒圣侯”,开元中改“文宣公”[9]。

    至宋始封孔子后为“衍圣公”:

    《续通考》:“宋仁宗至和二年,封孔子之后为‘衍圣公’。”

    迄今犹存其名,此亦无足深异。然自西周至今,奕叶相传,七十余世,谱牒统系,灼然无疑,则世所仅见也。自明以后,府县学皆祀孔子,外国如琉球、日本,亦立文庙,行释奠礼,高丽自宋时即祀文宣王,此虽不足为孔子重,而其为东方文化之祖,则举世所共信也。太史公立《孔子世家》而称“至圣”,有以哉!

    《史记·孔子世家》:“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 * *

    [1] 一九○八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

    [2] 加氏所著书名见下,兹所引之一段见《中国古代史》第二四二页。

    [3] 加氏之书,系德国Leipzig VF.A.Blockhaus书店出版。兹所引之一段见原书第四、第五页。又China Review第二十七卷第六十三页,有英文译本可参照。

    [4] 如鲁秉周礼之类。

    [5] 如子贡谓“君子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仁者”之类。

    [6] “读”者,卦爻之词,孔子所述也;“传”者,十翼之文,孔子所作也。

    [7] 庄公七年,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

    [8]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戒。其余则皆即用旧史,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不必改也。”

    [9] 均见《文献通考》。

本站推荐:大杂烩孙子兵法草庐经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营造法式镜镜詅痴译注正杨科学与玄学文学课寄园寄所寄

中国文化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柳诒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诒徵并收藏中国文化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