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资本积累论 > 第三十一章 土地和积累

第三十一章 土地和积累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

    当资本是财产的主要形式,而土地久已是可以销售的东西时,土地就差不多完全和一般的食利者财产混合在一起。企业家需要使用土地,以便雇用劳动来生产商品和资本财货;土地所有人把土地租给企业家而在从产品中支付工资以后的剩余中分取一份,其情况和任何财富所有人把资金借给一个自己的资本不够运用的企业家而取得一份报酬,大致一样。从个别的财产所有人的观点来说,地租不过是食利者收入的一种形式,从个别的企业家的观点来说,土地不过是生产设备的一种,可是对一个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发展着的经济来说,土地的有限的供给必然造成种种特性,使土地和其他形式的生产设备有所区别。

    区别照例不是很明确的。有许多种资本财货难解难分地包含在土壤本身中(土壤的出产力部分地是排水、施肥等的结果),许多种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它们所占的空间(比方说,船坞或者铁路的永久路基),因此这些设备大致不会有什么变动,并且这种设备的供给和它们所占的地基差不多同样是完全有限制的。再则,某些资本财货具有很长的寿命,而其中由过去遗留下来的存货不能很适当地和自然资源的供给辨别清楚。然而,我们对于一些两可之间的边缘问题向来采取大刀阔斧的政策,现在继续在一方面,观察那些具有有限寿命并且可以再生产的资本财货,同时在另一方面,观察那种具有特定面积并且永远保持原样的土地。我们将假设所有的土地对一切用途都是一样的, 注255 借以避免和级差地租有关的种种复杂问题。(这种简单化是为了便利说明,对论证完全不重要。)我们将继续依赖那原有的假设,即各种商品的产量构成始终不变,使我们免受指数的迷惑。 注256

    积累和技术进步

    我们觉得,为了我们的分析,方便的办法是对于在发展的任何阶段所有的各种不同的技术可能性赋予一种精确的特性,虽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精确。在现实中,当B技术通行时,可能的A技术和C技术还没有完全设计好,只作为一种相当模糊的假设存在于企业家的脑子里。一种包含三种技术的技术光谱(按机械化程度和土地——劳动比率区分的)只能在很模糊的和零碎的状态下存在。经济组织的任何部门中,单是使现有的资本财货适应于要素比率上的变化这一过程,就需要取得经验(以及丢掉不再需要的旧技巧),因此改变要素比率和改变整个技术方法两者之间的区别很难划分。然而,它提供一种有用的轮廓,便于展开论证。

    当技术在光谱或一个等级以内变动时(例如从B技术转变到A技术),特定数量的土地和劳动的相对的边际产品也许会改变,并且一对不同的潜在的边际产品会成为现实,正如当技术知识在变动以及潜在边际产品的清表在重编时一样。

    我们以前对没有偏向的技术进步的解释是,每工时的产量因这种进步而提高(一个经济的两个部门里分开来说),在有关的幅度以内各种机械化程度之下产量提高的比例相同。利润率这时候仍旧不变,只要实际工资增长的比例和每人产量相同,并且积累恰好足以保持实际资本比率不变,每单位产品占用的资本价值也就不变。我们现在必须详细说明“没有偏向”的定义。没有偏向的技术进步提高每人产量,在有关的各种机械化程度的范围以内有关的要素比率下产量提高的比例相同————每人产量在B+W技术下比在BW技术下大,在B+R下比在BR下大,在A+W下比在AW下大,等等,都是同样的比例,结果当技术进步继续下去的时候土地和劳动的边际产品的比率保持不变(在特定的全面的要素比率下)。再则,当土地的潜在边际产品对劳动的潜在边际产品的比率在有关的机械化程度的全部范围内都是一样的时候(并且在技术进步继续下去的时候仍然是这样),我们就有一种系统对土地和劳动都没有偏向(在特定的全面的要素比率下),无论我们在那三种技术的益智分合图上采取哪一部分。显然,这不是一种可能存在的局面,可是提供一种方便的概念的轮廓,有助于讨论在经济里特定的土地和劳动的供给下资本积累的影响。

    没有偏向的积累

    当积累进行的情况能保持利润率不变时(整个系统在从B技术转变到B+技术),我们知道,如果从资本的观点来看技术条件是没有偏向的,单位产品占用的资本价值仍旧不变,利润在总收入中分得的相应的份额也不变。工资和地租合在一起计算的份额不变。

    各种收入的份额怎样变动呢,在一种平静的静止的状态下,各个企业家不可能通过改换技术,使用较多的劳动而节省地租,或者使用较多的土地而节省工资,来增加投资的利润。因此,在各种生产中,土地的边际产品(劳动的就业额不变时,每亩额外土地增产的某种商品)对劳动的边际产品(用同一商品计算)的比率,等于每亩的每年成本和每人的每年成本的比率(适当地扣除利息,如果支付的时期不同),即,等于地租对工资的比率,既然对各种商品和各种类型的资本财货都是这样,并且假设产量构成是不变的,这也适用于全部产量。地租对工资的比率等于土地的边际产品和劳动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注257

    当我们假设在益智图的整个配合过程中都没有偏向,因而两种边际产品的比率总是相同时,价格的比率一定相同(这时候一切在平静状态的条件下都配合得很好)。因此,当经济在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从B技术转变到B+技术时,每人工资和每亩地租(以商品计算)会相等地增长,它们增长的比率和总产量增长的比率相同。土地和劳动在总产量中分取的份额都不变,黄金时代的条件会获得满足。 注258

    从全面的对土地的需求的观点来看,土地稀少的情况由于技术改进使得亩产量增加而有所减轻,可是同时总产量在按比例地扩大,结果以劳动时间计算的土地的需求仍旧不变,以商品计算的需求跟着实际工资一起增长。

    要使黄金时代实现,积累必须按一种不变的适当的速度进行,每种收入方面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必须不变。只要地租在总产量中分得的份额不变(像在假设的没有偏向的情况下那样),并且土地所有人的支出对地租收入的比率保持不变,稀有土地的存在并不需要在我们已有的对黄金时代的分析中做任何修改。

    黄金时代中的物价

    谈到两种产生收入的财产形式(土地和食利者资本),有一方面确实使分析复杂化。复杂的问题起因于以货币计算的财产和工资收入的变动的速度不同。

    在黄金时代中物价不变时,货币工资,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和每人产量成比例地上涨。如果当工资已经上涨时货币地租最初还没有变动,于是所有的使用着需要较多土地的技术的企业家,比那些使用着需要较多劳动的技术的企业家,获得较高的利润。对土地的需求因此增长(有些企业家想改用那种需用较多土地而节约劳动的技术),结果货币地租上涨。当货币地租已经涨到工资上涨的同一比例时,土地需求的压力便停止发生作用。

    既然习惯上租赁土地的期限很长(因为企业家必须有使用期限的保障,以便在一处地基上建立实物资本和信誉),这种程序进行得很慢,当货币工资标准在变动的过程中时,货币地租水平会长期地和土地的需求不相称。

    当货币工资和货币地租不变时,物价(为了满足黄金时代的先决条件)随着产量的增长而成比例地降低,并且以商品计算的工资和地租会自动地发生同等比例的增长。既然边际产品(根据假设)相互间的关系仍旧和以前一样,企业家没有理由要改变他们所使用的土地和劳动的比率。

    可是当物价已经降低时旧债的利息支出的实际价值已经增长,而新资本财货的以商品计算的价格不变(因为技术的进步没有偏向,每一实物单位的货币成本和商品的价格以同样的比率在降低)。

    没有一种物价的变动能全面地保持自动的平衡。当货币工资和地租不变,物价已经按最近发生的产量增加成比例地降低时,土地和劳动之间的平衡得以保持。可是另一方面旧债的利息支出以商品计算已经增长。利息收入者取得的一份产品超过黄金时代的比例,并且投资的利润率虽然根据假设是不变的,但是旧的资本财货的收益已经降低(企业家债务的实际负担已经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物价不变,利息支出对利润的比率就没有变动,这一方面的平衡自动地达到,可是货币地租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因而土地所有人在产品中分得的一份太少,不符合黄金时代的比例,利润却相应地增长(企业家的实际地租负担已经减轻)。因此,不管怎样说法,一种十分完全的黄金时代是达不到的。(这种不匀称的情况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土地当它的租价改变时仍旧保持它原有的物质面貌,而一笔以货币计算的资金,当物价改变时,就会改变它对实际资本财货的购买力。)

    然而,我们在这里所要研究的并不是短期波动的洪流,而是长期中积累的稳步进展,我们将丢开这一现象不谈,假设通过重订租约来调整地租和通过逐步还债来调整利息,其调整的速度很快————和总产量增长的速度相对地说————足以使这个问题显得无关紧要。

    资本方面有偏向而土地方面没有偏向的积累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在土地和劳动两方面完全没有偏向的包括三种技术的安排的积累。

    如果积累进行的情况能够保持利润率不变,可是技术的进步在资本方面是有偏向的,产业系统就处于一种准黄金时代。当偏向是耗费资本的偏向时,资本对产量的比率在上涨(B+技术比B技术需要较大的实际资本比率),利润在总收入中分取的份额在增长。工资和地租算在一起的份额在减少,而当技术条件在土地和劳动之间没有偏向时,两者的份额会以同样的比例减少。每亩地租和每人工资(以商品计算)就会以小于总产量增长的比例增长。

    当技术进步具有节省资本的偏向时,一切相反。

    当积累进行很快,足以使利润率下降时,机械化程度在增高(产业系统从B技术转向A+技术)。我们曾假设土地和劳动的边际产品的比率在各种有关的机械化程度下都是一样。因此没有一种压力使人们必须从BR技术转向A+W技术或者从A+W转向BR,并且工资和地租以同样的比率增长。我们现在关于各种相对份额不能做任何一般性的论断,因为单位产品所用的资本(以价值计算)已经增长,而每单位资本的利润率已经降低。

    当积累的速度落后于技术进步的速度时, 注259 一切情况相反,利润率在增长,整个系统则在从B技术转向C+技术。

    在土地方面有偏向的积累

    如果技术的安排不是没有偏向的,当整个系统从B技术转向B+、A、C、A+或者C+技术时,边际产品的比率可能改变。例如,让我们假设利润率近来从CB降低到BA水平。这意味着工资和地租算在一起已经增长,以致CR技术和CW技术现在不如A技术和B技术可以获利。为了简便起见,假设B技术资本财货的安装工作在我们所研究的日期以前已经完成,新的投资现在正用于以新的A技术的资本财货来更换旧的B技术的设备。A技术下土地和劳动的边际产品的相互关系和B技术下的边际产品不同。让我们假设新的比率比旧的比率对土地更为有利。 注260 (我们在计算中必须考虑到从B到A机械化程度的过渡正在进行时总产量中商品对资本财货的比率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动。) 注261 因此,如果首先,地租和工资的相互关系仍旧不变(比方说,以货币计算两者都不变,而物价已经降低),使用那种土地——劳动比率高的技术,就具有很大的竞争的优越性,因为现在多用一亩地来生产特定的产量(使用和以往不同的资本财货)意味着节省比以前更多人的工资,而地租仍旧是一亩地节省人数较少时决定下来的水平。对土地的需求因此已经增长,地租被抬高,同时技术的安排在重新调整中。 注262

    或者,再举一个例,假设当B+技术初步形成,通过竞争在逐步普及时,人们发现B+W技术的资本财货设备比任何其他设备有利,因为它使用的劳动和土地的比率比整个经济中现有的比率都高。当新的设备装置起来(或者新的方法在农业上被采用),代替了BR和BW两种资本财货的混合设备时,所腾出来的土地在比例上就大于所腾出来的劳动。要实现在新发明下可能做到的总产量的扩大,地租必须降低(相对于工资而言), 注263 并且必须发展足够的B+R技术的成分,才可能保证土地和劳动的充分就业。

    这样,当积累在特定的劳动人数下进行时,土地缺乏的程度按照设备配合方面的技术关系而增加或减少,地租水平增长的比例超过或者不及总产量的增长。

    在技术条件具有很浓厚的节省土地的偏向的情况下,地租水平(以商品计算)在积累进行时也许真正降低。可是似乎很自然的可以假设,一般说来,每亩产量比每人产量不容易改变得多————一个人没有较多的地方让他工作就不能多生产太多的东西,或者没有较多的土地可种就不能多取得太多的收成。如果是这样,产量增加一定会使土地的需求增加,并且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具有——种内在的耗费土地的偏向。 注264 (没有偏向的积累的意义是,当每人产量增长时每亩所用的劳动不变。)假设积累中有内在的耗费土地的偏向,就是用一种牵强的或不真实的形式来重述土地的报酬递减律。

    解 说

    我们的三种技术的益智分合图是一种很脆弱的结构,不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离开了我们的彻底简单化的假设,它很快就会垮掉。可是积累中节省土地的偏向和耗费土地的偏向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关农业的方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概括地应用我们的分析。

    让我们考虑一种很显著的偏向的情况。积累被用于增加资本财货的数量(比方说拖拉机),这种资本财货提高每人产量而劳动——土地比率低,同时每亩的产量差不多没有变动(机器能顶替劳动,可是不能提高一块特定土地的出产)。有了新的技术(可能是B+、A或者A+),劳动的边际产物,在旧的劳动——土地比率下,和以前使用B技术时的情况比较起来大大地减少,而土地的边际产物没有变动。工资的降低(相对于地租而言)可能阻碍新技术的普及,或者使一种节省劳动较少的技术被采用。可是劳动的边际产物(按旧的比率)很可能已经成为零甚至负数(太多的人手会搅乱工作的地方),而且旧的土地——劳动比率,在经济的这个部门里,一定不会保持原状,不管工资降低到什么程度。有些人手必须被排除。

    他们的命运决定于本经济其余的部门中的情况。如果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是整个经济对劳动缺乏(由于积累很快)的反应的一部分,把劳动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只会减弱实际工资日益上涨的趋势,排除出来的人手被吸收到工业里去。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会日益发展的劳动缺乏的情况,排除出来的人首先会失业。如果投资加快,而实际工资降低,通过劳动被吸收到投资部门以及整个经济里机械化程度的降低这两种途径,失业会有一些缓和,可是,我们知道,不能保证劳动过剩就能这样地获得解决,长时期的失业是最可能的结果。必须指出,结果总消费的减少很可能会引起地租的降低,以致土地所有人从积累方面过分的耗费土地的偏向中得不到利益。

    这种情况很像耗费资本的新发明可能造成的情况。正如有新发明的时候那样,必须积累的速度加快才可能维持整个系统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行,如果积累不能加快,所谓“改进”的唯一结果是增加各方面的困苦。

    这对于不发达的农业经济有一种重要的教训。使农业机械化(不提高每亩产量)是没用的,除非工业准备扩充就业,吸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

    在相反的情况下,如果投资一向采取的形式能提高每亩产量而不减少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比方说肥料提高了土地的产量而不增加一个工人能处理的收成的数量),则实际工资已经增长。每单位产品分担的地租一定已经降低,可是总消费既然已经增加,每亩的地租水平也许已经降低,也许已经提高。

    这种投资在落后的经济里十分相宜,因为它会提高实际工资的水平,使其和特定的投资水平相适应,从而有可能提高投资率而不碰到膨胀的限度。

    在农业方面节省土地的新发明的用武之地,在原则上,并不少于节省劳动的新发明,可是近来有一种耗费土地的强烈的偏向。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是在工业里而不是在农业里发展形成的,技术进步上的领导人一直是工程师而不是植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假如新世界没有及时开发,粮食一定会成为阻碍积累的关键,而从事于改进的地主一定会成为原型企业家。可是有这样多的天然财富给日益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运用,使人们不需要节省土地的新发明。正如劳动过剩使得技术进步不注重节省劳动的一面,土地过剩也使技术进步不注重节省土地的一面。

    将来也许会证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这种不真实的表现(积累方面的一种耗费土地的偏向),不是以自然法则的必然性为依据的,而不如说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的结果。

    地租和资本财货的成本

    地租的存在给商品的价格和资本财货的价格之间的关系带来了许多复杂问题。一般说来,地租水平的全面变动可能对经济的两个部门影响不同。土地单纯地作为空间,在投资部门里起的作用显然比在消费部门里起的作用小,消费部门包括粮食的生产以及消费品制造业所需要的原料(例如棉花)的生产。另一方面,可供使用的土地的某些特殊部分(适宜于建立船坞的地点、含有特殊矿物的土地等)对投资部门极为重要。

    大体上似乎有理由可以假设,从事于生产资本设备的工业有它们自己的对土地的要求,这种土地被专业化了,只适合它们的用途,以致当消费减少,或者消费部门中每亩产量比消费增长得更多时,因此带来的土地需求的减少和地租降低对投资部门没有好处,在相反的情况下地租增长时,对投资部门也没有损害。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没有偏向的积累这一概念分别应用于两个部门。在投资部门里积累是没有偏向的,如果它的生产能力的增加(有较多或较好的机器来制造机器)能提高每人产量(以供其他工业使用的生产设备能力单位计算)而不增加投资部门里对土地的需求。

    投资部门里积累方面也许有很强烈的耗费土地的偏向。船的年产量的长期增长 注265 大大地提高河流两岸的土地的边际生产力。钢的产量的长期增长提高铁矿的边际生产力,等等。这不需要把我们的对积累的分析弄得很复杂。那意味着当长期的出产率增长时,以特定类型的资本财货计算的每人产量倾向于降低。可是当不同的积累速度在进行时,机器的规格总是不同的(因为整个的局面不同),并且我们可以把投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产品减少的影响包括在产品本身的变动的项下。可是它确实把怎样计量一笔资本那种科学研究的问题弄得很复杂。一台具有特定规格的机器,如果是在一个从仅有的土地上挤出高产量的时期中很困难地生产出来的,一定比假如在有较多的余地和较高的效率的条件下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出来的能代表更多的劳动时间。(这个问题,和在不同的假想利率下以工时来对资本进行估值的困难,有些相似。) 注266

    这一点在比较地理位置上分开的经济组织的时候相当重要。假设A经济和B经济在消费部门里有相同的劳动人数,使用着同样的技术,而A经济里的投资部门比B经济里的投资部门拥有的自然资源丰富得多。在B经济里现有的资本财货代表较多的劳动时间(比方说需要用较多的工作来生产这些资本财货里所用的从低级矿砂中炼成的铁)。实际资本比率(这是以劳动时间计算的)在B经济里较高,而且按特定的实际工资率计算,它的资本拥有量以商品计算的价值较大。可是显然B经济并不是一个更富裕的经济。

    这里没有办法避免指数的迷惑,我们能希望做到的只是用一些大略的估计,加上常识的判断,来减弱这种迷惑的力量。

    地租和有效需求

    有些地租收入者,保留着贵族的传统,可能比较容易用钱超过自己的收入,而不容易节约。另一些地租收入者是普通的食利者,他们把一部分财富投入不动产,而不投资于证券。 注267 在后一种人占多数的场合,我们必须假设地租里有一部分被节省下来。我们继续假设没有从工资里节省下来的储蓄,并且假设只有一部分利润分配给食利者。因此,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地租方面比工资方面的低,而地租方面比利润方面高。

    据此,地租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增长,就它对有效需求的影响来说,是和分配给食利者的那部分利润的增加相同的。它引起较大数目的从财产收入中付出的开支。地租的份额越大,和特定的投资率相适应的实际工资就越低,同时外界储蓄对利润的比率就越大。

    当局面的发展情况使利润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份额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由于积累方面耗费土地的偏向)地租的份额相对于工资的份额而言有所增长时,和任何特定的投资率相适应的实际工资就成比例地减少。从地租中付出的开支,对工人说来可以说是一种负担,而没有安慰,因为他们的牺牲并不通过积累而增加本经济未来的财富。同时消费对投资的比率比在假如地租和工资的相对份额仍旧不变的情况下略少,因为有一些从增加的地租中节省出来的增加的储蓄。

    这样,如果企业家急于要投资,而经济有达到膨胀限度的趋势,牺牲工资来提高地租会使膨胀的限度在任何特定的投资率下更加接近,从而延缓积累,并且越是这样,土地所有人节俭的程度越差 。另一方面,如果那经济正在陷入停滞状态,以牺牲工资来提高地租,会加强长期失业发展的趋势,并且越是这样,土地所有人越是 节俭。

    当局面的发展情况使工资的份额差不多不变,地租增长而利润减少时,消费对投资的比率就上涨,并且越是这样,地主的节俭程度越差。

    任何时候,在任何特定的投资率下,外界储蓄的增多会使企业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债务对资产的比率逐渐增高,并且由于弄得资金较难到手,可能会妨碍投资。

    在这些方面,地租和其他的食利者收入没有区别。可是其他的食利者收入和资本拥有量的增长总有一些密切的关系,而土地存在,不管人们占有土地是不是得到报酬,结果地租收入的增加是对经济组织的其余部分的一种征税,和生产方面的任何增加没有关系;相反地,地租起因于土地的稀少性所加于生产的限制。

    地租和独占

    我们一直在根据竞争性的要素市场进行我们的论证,在这种市场里土地的边际产物对劳动的边际产物的比率支配着它们的价格的比率。实际上,在地租的决定中有很大的独占的成分。每一块土地有它独特的地方,从这块地上所能取得的地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佃户的讨价还价的地位。

    地租里面的独占成分,可以在同一块土地租来供农业之用或者租来建筑房屋时价格的区别中明白地看出来。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里,全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不能对特殊的买方有所歧视。可是,在土地市场里,可以使一个预期从土地使用中获得较大利润的买方比一个预期获得较小利润的买方付出较高的代价————土地所有人实际上取得在他的土地上运用的资本财货的准租金的一部分。这不需要土地所有人之间有公开的勾结,而是自发地起因于市场的自然的缺点。

    只要地租保持在理想的竞争水平以上,地租负担起初落在利润方面,可是从地租收入中付出的开支使物价(相对于货币工资而言)高于地租较低时物价,结果全体企业家收回了(作为商品销售的收入)他们在地租上付出的数目的一大部分:主要的负担因此落在实际工资方面。

    土地价值

    土地在作为食利者财产这方面有一些特性。

    当积累继续进行,地租水平趋于上涨,而利润率大致不变时,一块特定的土地所代表的资本总值在增加(一项日益增长的年收入按不变的利率资本化了)。这就产生了土地所有人的财富的“自然增值”那种有名的现象。当一般的利润水平以及从而利息水平趋于下降时,土地的资本价值增长得格外多。

    即使在地租水平不变和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一块特定面积的土地的总价值也可能有一种缓慢的增长。既然土地比大多数类型的资本财货有更多的用途,它的价值就较少地决定于那在特殊时间使用它的某个公司的运气,因此作为债款的抵押品它比其他实物资产具备一项重要的优越条件(它可以抵押或者卖出而租回,从而腾出资金来投资于新的生产能力)。从食利者的观点来看,土地主要地是一种投资,可是作为消费者的资本它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具有这些特别的有利条件,随着财富的增长,土地的需求会增长,即使地租水平不变。总财富的增加产生对更多土地的需求,既然数量是固定的,每一单位的价格就一定增长。从个别所有人的观点来看,他所有的土地的价值的增长和投资的价值的增长差不多是一样的,可是从全体食利者的观点来看,土地总值的增长是无须节约储蓄必然可以获得的财富的增长。

本站推荐:洛丽塔十字军骑士少年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小妹妹国盗物语

资本积累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琼·罗宾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琼·罗宾逊并收藏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