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资本积累论 > 第二十二章 循环和趋势

第二十二章 循环和趋势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

    经济的不稳定使得黄金时代不可能保持。即使其他一切条件都满足,平静状态仍然会受到内部产生出来的波动的干扰。每隔一个时期,积累就会落后于本经济的增长比率,然后又跳起来赶上去。每次跳跃过度都会引起一阵反作用和又一次的落后,接着又是一次跳跃。甚至当积累在长期中稳定地前进时,从这一年到那一年也并不稳定,而是一阵一阵地忽多忽少地出现。

    积累不是稳定地进行这一事实,往往使增长比率降低到黄金时代的条件下会达到的比率之下,因为变动无常往往会削弱投资的推动力,因而延缓技术的进步。由于商业循环的作用而产生的趋势,和黄金时代的增长比率不是同一回事,而是那种比率的一种不完全的反映。

    然而,如果企业家努力进行,积累还是可能的;我们的关于积累和本经济的增长比率保持一致步调以及超过或落后于增长比率的分析,还是适用的,如果根据周期的波动来说。

    周期的积累

    当积累在长期中继续进行时,一阵突然兴旺结束后所有的资本数量就多于以前拥有的数量。应该考虑的第一点是什么情况使以后萧条中的反投资不致把资本数量再减少到不多于以前拥有的数量。

    主要的条件是独占企业(在短期的意义上)和上一次萧条时期比较起来不应该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下,闲着的生产能力越多,物价就会越低(相对于货币工资而言)。在这一次市面暴跌中,如果商品的产量降低到和上一次暴跌中相同的绝对水平,消费部门里就会有更多闲着的生产能力,以及较高的实际工资水平。因此产量并不会降到那样低的程度,经济将在较高的产量下达到低水平的平衡。简单地说,竞争使得上次暴跌以来所增添的生产能力有一部分在萧条期中被运用。因此,由于旧损的设备不补充更换而发生的生产能力减缩,也会不减到那样少的程度,而一部分增加的设备经历了萧条以后仍然会存在。

    长期内积极积累所需要的第二项条件是,下一次市面突然兴旺中所有的净投资总额要大于上一次兴旺中的净投资。上涨的力量必须足以使投资进入那些生产设备工业里的关键方面。如果投资部门里的关键部分在上一次的兴旺中扩大了,现在的投资率就会比以前都高。如果自从上一次的兴旺开始以来关键部分没有扩大,这一次的兴旺持续的时期就不会比上一次更长。新的生产设备的产量达到最大限度时和以前是同样的水平(在同样生产能力的关键部分方面),既然资本拥有量一直在增长,代表补充更换的新设备就比在上一次兴旺期中多,每年的净投资较少,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如果这种情况在连续几次的兴旺中发生,投资部门里卖方市场的优势就一次比一次加强,并且(除非在长期意义上的独占已经增加),关键部分将获得扩大。因此,就像在一种假想的黄金时代那样,积累在过去一直在进行这一事实,造成有利于维持积累的条件。

    如果自从上一次的上涨发生以来劳动队伍已经增长,并且每人产量已经上升,因为在上一次市面兴旺过程中所生产的设备体现了最近的种种改进(上一次萧条中所有的设备补充也是这样),那就有足够的劳动可以用来提高下一个兴旺时期的产量。劳动队伍的增长不直接引起积累, 注158 可是使得长期的积累可能实现,而长期的利润率不致低降。

    积累的速度

    当设备中的关键部分非常明显时,如果每次上涨的力量都能深入到关键部分,并且每次市场兴旺所经历时间的长度相同,那么,长期的积累速度就决定于关键部分扩充的速度。在没有偏向的技术进步下,经济系统实现了的增长比率等于这种关键工业在每次循环中生产能力的比例的净增加,除以 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之间的年数。 注159

    当新发明中有节省资本的偏向时,如果我们关于不对称状态的假设是正确的, 注160 陆续发生的几次突然兴旺会使消费部门里生产能力扩张的比例大于投资部门;在有耗费资本的偏向时,投资部门增长的速度就会高于本经济的实现了的增长比率,消费部门增长的速度则较低。

    一种完全有规律的循环的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假如循环是可以预言的,兴旺中的投资就会减少,萧条中也可以维持设备的补充,结果循环就会被打消。上面讲的这种发展方式,显示循环和积累趋势的关系的基本范型,其中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程度和时间经过,并且受种种难以预料的事件的影响,以致一切总是不能确定。

    生产长寿命设备的工业所承当的不平衡的负担,意味着它们的生产能力比同样的长期积累率假如连续不断地实现时所需要的生产能力大。在一种黄金时代,如果投资部门里拥有同样的生产能力(以及同样的劳动队伍),积累的速度一定会较快(经常维持着兴旺期的速度),并且要适应这种积累,一定要有较快的技术进步,或者要建立较高程度的机械化。在一种黄金时代,如果它具有同样的长期积累速度,消费部门里生产能力对投资部门里生产能力的比率就会较高,因而实际工资的水平也较高。

    在一定的生产能力下,消费的平均数(好年头和坏年头平均)在黄金时代中一定较高,因为开工不足的时期中产量的不足额一般大大地多于在兴旺的高峰时短期出现的产量超额(由于加工等原因)。

    劳动的缺乏

    不稳定虽然对投资不利,可是积累在一段时期内也许超过劳动增长的长期速度。长期中积累超过本经济的可能的增长比率这一情况,表现在兴旺期中劳动缺乏上面。在萧条期中,劳动的缺乏(相对于生产能力而言)被短期的失业(由于一部分生产能力闲着)所隐蔽;可是在突然兴旺中短期的对劳动的大量需求就显出长期的缺乏。于是在兴旺期中技术改进的传播速度加快,因为一般的人力缺乏再加上一种卖方市场,使得企业家急于要弄到能产生最大限度单位产量的设备;为了同样的原因,他们比平时更想获得新发明。由于新发明而变为废旧的设备需要更换,兴旺因而延长。

    同时机械化程度可能提高,因为(在当时需求多而劳动力难雇的情况下)即使以高成本的投资来增加每人产量,也似乎是值得的。

    在没有技术进步的特殊情况下,增加机械化程度是增加每人产量的唯一可以采用的方法,在每次突然兴旺期中投资都用在一种机械化程度比上次兴旺期中高的技术上面。

    停 滞

    我们知道,长期中积累的维持,需要在短期意义上的竞争仍然有效。在某一次萧条中,独占也许比上一次市面暴跌时已经增加,或者因为上一次的萧条形成了一些价格同盟,后来成为常设的组织,或者因为每一阵竞争的结果留下人数较少的胜利者称霸市场,以致出现独占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比较缓和的竞争意味着较多的剩余生产能力是和一种特定的实际工资率不相矛盾的。某一次市面暴跌中生产能力的降低就可能达到或者低于上一次暴跌中的地步,即使生产能力在当中的兴旺期间会有所增加。然后(如果没有有利于投资的新事态)必须等到生产能力减缩到或者更低于上一次萧条中的地步,复苏才会出现。在长期中生产能力是不增不减或者减退的。

    积累的维持有赖于企业家从事积累的努力,并有赖于竞争的继续存在。如果在萧条中积累的动力已经减弱,当复苏来临时,卖方市场出现后所引起的增长就不如上一次。在投资还没有进入原来的关键部分以前,就会达到高水平的平衡。结果投资部门里的设备补充不能赶上损旧生产能力的废弃,关键部分会逐渐缩小。

    在这一种情况下,长期中积累等于零的现象一定只是偶然的巧事。也许刚巧每次兴旺中的投资恰好足以恢复每次暴跌中损旧的生产能力,一方面失业(从兴旺到兴旺或者从萧条到萧条)逐渐增多,由于劳动队伍增加或者每人产量增高,可是系统中没有一定的机械作用会把净投资在长期中保持在恰好等于零。实际上,所谓净投资等于零,并没有很确切的意义,因为,我们知道, 注161 只有在各种资本财货的具体规格,以及所有的设备的年龄构成,在长期中始终不变时,一种不变的资本拥有量才可能具有明确的定义。

    因此,当停滞已经开始时,人们没有理由可以期待生产能力的总量不增不减。在轻度的停滞下还可能有一些积累,虽然不足以赶上本经济的可能的增长比率。比较严重的程度意味着不断的逐渐减退,每一次萧条使得资本的总量(根据任何一种约略的合理的计算方法)比上一次减少。

    在停滞的情况下,技术的机械化程度也许在不断降低,因为即使在兴旺的高峰时失业的过剩劳动也会倾向于越来越多。下降的货币工资碰到不容易下降的物价,实际工资在每次市场兴旺中下降得比上一次多,而在每次市面暴跌中上涨得比上一次少,结果每次暴跌中废弃掉的设备,在以后的兴旺中可能用一种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技术来替代。

    静止的状态

    在假想的那种情况中劳动队伍的人数不变,一切可能的发明都已经做到,实际可能的最高程度的机械化已经达到————这种情况代表潜在的经济满足状态。这(和潜在的黄金时代一样)可能被经济组织内在的不稳定性所毁损。

    通货膨胀的限度造成投资部门中生产能力的最高限度。通货膨胀的限度决定投资部门里就业对消费部门里就业的比率的最高限度。 注162 在潜在的经济满足状态的条件下,这个比率所代表的绝对就业量始终不变,那就没有必要备有一部分即使在突然兴旺期中也不会用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部门里的生产能力必须认为已经是不增不减的。投资部门里的净投资等于零(每次兴旺中的总投资恰好补足每次暴跌中的投资减少),设备的关键部分始终不扩充,增长比率不能超过零。

    没有类似的手法可以阻止长期中的积累减少。经济组织的内在的不稳定性,不仅可能损害满足状态的条件,而且可能使经济在不知不觉中降到潜在的满足状态以下,由于萧条中减少的投资超过兴旺中补充的数额。

    走向满足状态的道路

    当经济组织的增长比率等于零而机械化还没有达到限度时,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积累就会引起投资部门里就业对消费部门里就业的比率逐渐下降,直到不再有净投资为止。 注163 在投资波动的情况下,这会表现在每次兴旺中的总投资少于上一次兴旺中的总投资,而每次萧条中的消费多于上一次萧条中的消费。从一次兴旺到另一次兴旺,消费部门的生产能力会增长,而消费部门的生产能力会减低。总就业(兴旺期和兴旺期比较,萧条期和萧条期比较)在长期中会是不变的,消费部门里增加而投资部门里减少;总的实际工资增多,而总的利润减少。

    这是一种逻辑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下多半不会实现。长期中日益下降的利润率,加上周期的波动,会造成萧条期中的损失,既削弱对积累的刺激,又会鼓励自卫性的垄断组织。一个走向满足状态的经济,决不可能仅靠它本身的力量,就能穿过停滞的泥坑,到达目的地。

    就业和失业

    为了看清楚连续几个循环中就业的变动,把技术进步和人口增加分开考虑,较为方便。首先,假设始终使用同样的技术。某一次萧条中的产量水平比上一次萧条中的高,就需要较高的就业水平。自从上次萧条以来人口有了增加。失业人数因此也可能较大(和循环中发生的就业波动比较起来,人口的增长是慢的,因此,和萧条期中与兴旺期中的就业的差额比较起来,某一次萧条期中与下一次萧条期中的失业的差额无论如何总要小些)。当长期的积累在进行的时候,下一次的兴旺期中(只要兴旺的市面能充分发挥力量)投资部门里的关键部分会比上一次兴旺期中稍稍扩大,总就业会增长到较高的水平。结果,总的实际工资支出,以及商品产量,在每次兴旺中总比上一次高。在停滞的情况下,从一次兴旺到下一次兴旺中就业增长很少或者会降低,而失业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

    现在让我们假设兴旺期中的投资体现了由于技术进步而来的种种改进,可是劳动队伍的人数不变。

    长期的积累在继续进行时,商品的产量在某一次萧条中总比上一次多,可是就业额可能较少。在每次兴旺中消费部门里每人产量比在上次兴旺中高(因为上次兴旺中所创造的改进的生产能力现在已经使用),并且(假设竞争并不较弱),每一工人的实际工资较高。因此,如果投资部门里的就业达到和上次兴旺中同样的水平,实际工资总额和商品产量都较高。

    在停滞的情况下,从一次兴旺到另一次兴旺总产量增长的比例小于每人产量,并且技术失业会有长期的增加(除非充分地减少工作时间)。

    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相互影响。当积累的速度能够使每一次兴旺中的失业保持低水平时,在长期中,产量就会有增长(先后几个循环中高峰和高峰比较,低潮和低潮比较),这是由较多的就业和较高的每人产量共同构成的。在停滞期中,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产量增长很少,甚至还降低,另一方面,长期中失业有增加,由于日益增多的人口以及每单位产品提供的就业减少。

    假设投资部门里就业的波动是已知的,萧条期中随着设备利用率的降低,实际工资增长越快,消费部门里失业就越少(就业乘数较小),这是因为暴跌中降减的数额较小,同时因为只需要缩减较少的生产能力就可以产生一种反应(所以,在特定的生产设备的年龄构成下,萧条持续的时期较短)。 注164

    当暴跌的程度不深而萧条期短时,它们所引起的失业可以忍耐;如果无论如何总有长期的劳动过剩,一次暴跌的额外困苦会混杂在一般的汪洋苦海中而不为人们所特别觉察到。可是如果失业人数在兴旺期中少而在萧条期中失业人数既多时期又长时,则失业所引起的那种完全不合理的痛苦(这是在低水平消费以外的一种痛苦)就会显著而难受,就会产生影响深远的政治反应。

本站推荐:洛丽塔十字军骑士少年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小妹妹国盗物语

资本积累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琼·罗宾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琼·罗宾逊并收藏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