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资本积累论 > 第十章 技术光谱

第十章 技术光谱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

    假如在技术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中对每种出产量只有一种生产方法,一个企业家在决定了投资计划以后(不管是创造新的生产能力或者更换已经不能获利的设备),对于装置哪种资本财货,就不会疑惑不定。现在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事实,即在任何知识状态下,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都是技术上可能的,它们用不同类型的设备提供不同的每人出产量,企业家对它们的选择决定于在当时的成本和物价水平下它们的相对的获利可能性。这使以前的分析大大地复杂化,但并不改变它的大概的含义。 注52

    技术的选择

    企业家在计划一种投资的时候,首先要求有把握不损失任何资本(他必须确信在设备的能挣钱的期限内能从准租金中收回最初置办设备的支出);第二,他要从投资中取得最大限度的可能的利润。在竞争的情况下,他的产品的价格、货币工资率和各种资本财货的价格已经知道,(假设相当程度的平静)他就能计算从一些和各种不同技术相应的投资中所能预期的利润率。每种可用的技术需要特殊的一套机器和工序的线路,需要特殊数量的劳动来操作,并且产生特殊的每人产量。在一定的价格和工资条件下,每人产量越大,每一工人产生的准租金就越多。较大的单位产量是由资本财货方面较大的投资提供的,就是说,机械化的程度 越高,每一工人产生的准租金就越多,每一工人所需的投资成本也就越大。如果若干数目的一笔钱投资于适合一种特殊技术的设备(就说是B),它会提供若干比率的收益。如果同一数目的钱投资于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技术(就说是A),就会雇用较少的劳动,总产量就会较少(情况必然是这样,因为,若是B用较大的工资支出而提供的产量小于A,那B就不会被企业家当作一种可用的技术来考虑),并且工资支出会较少。 注53 如果产量减少的数目超过工资上节省的数目,那就宁可采用B。同样地,如果用一种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技术(就说是C),在一定数目的投资下就业量就较大,产量也较大。若是工资支出的超过额大于产量的超过额,那就宁可采用B。再从另一面来看这个问题:在B技术下雇用一定数目的工人,需要投放若干资本,产生某种每单位资本的收益率。在C技术下雇用同样数目的工人,需要较少的投资,产生较少的收益。若是收益所减少的数额超过投资上节省的数额,那就宁可采用B。使用A技术而雇用同样数目的工人,需要较大的投资,产生较大的收益。若是收益的超过额不及投资超过额的比例,那就宁可采用B。

    如果每一工人产生的利润上的差额,和每一工人需要的投资上的差额恰好相称,两种技术产生一样的利润率,企业家对这两种技术就无可无不可,不妨任意采用一种。

    利润率和投资的成本

    这样来比较各种不同的技术的获利能力,必须知道每种技术所需要的一套生产设备的成本。这决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因为设备和工料的成本对一个企业家来说不仅决定于要使工作完成所必须付出的工资的数目,而且决定于完成生产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设备的价值决定于它的未来收益在整个时间中怎样分布。

    任何一个拥有购买力的人可以在一个已经在经营中的企业里购得股份,因而可以立即开始从他的钱上得到利润。投资于新的生产设备,必须在支出资本和取得收益之间有一段耽搁;在等待时期中所有潜在利润的损失,从企业家个人的观点来说,是取得生产设备的成本的一部分。不同的投资计划不免有不同的耽搁时期,以及关于未来支出和收入的不同的时间模型;而在比较各种计划的利弊时,对这一项成本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因此,投资本身的收益率要算在任何一套生产设备的成本之内。

    因为这个道理,对生产设备的成本做一种毫不合糊的计算,需要一个明确的和普遍适用的预期的利润率。这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第一,完全平静的状态,这时候人们相信未来的成本和准租金是已经知道的;第二,竞争的程度以及经营各种生产事业的难易程度到处都一样,并且在整个系统中确立了一致的利润率。

    当然,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决不存在,可是我们在提出现在这一阶段的分析时可以假设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假定在整个经济中有一个一致的利润率,它在过去已经实行了一个时期,并且人们相信将来还会继续实行。因此我们在计算生产设备的成本时使用了等于这个利润率的一种假想的利息率。

    利息在两个方面与生产设备的成本有关系,一方面是孕育时期,这时候设备在建造,在制品的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等已购置;另一方面是设备的能获利的使用时期。

    首先,考虑孕育时期。一个正在打算一项投资计划的企业家通常准备从其他企业组织买进一些要素(原料或者现成的设备)。为了这些东西,他付出实际的代价,其中包括一笔按当时利润率计算的准备归于卖方企业家的利润。另一部分成本是直接在他自己的工厂里用掉的。在这两种支出以外,他必须加上一笔假想的利息费用,算出投资的成本,然后再把这笔利息作为全部成本的一部分。这样,投资的成本超过各项实际支出的总和,其超过额等于各种支出从付款时起到开始赚得准租金时止的复利总额。

    现在我们来考虑关于生产设备能赚得准租金的时期的计算。每项投资,一经做出,就被认为是永久的(因为即使某一个企业家并不希望自己无限期地经营下去,他也需要在将来结束营业时能收回一笔至少等于他最初的投资的资本)。在制品所代表的投资不断地被保持着(只要生产继续进行),由于用现时销货的收入来补充生产干线上的需要;结果投资一经建立,始终保持在同样的水平上。另一方面,需要定期更新的那种设备,代表一种随时变动的投资。企业家打算从设备所能挣得的准租金中提出一笔折旧基金,在设备需要重置的时候用来再投资(不管是再置办一套和原有设备完全相同的东西,或者改用一套体现着最新的改进的设备)。因此,用在投资上面的资金的数目,在设备的有效使用期中是会改变的。在设备崭新、刚开始挣钱的时候,全部原始成本都用在这里面。当资本已经分期全部偿还时,全部资金将变为随时可以动用的现金形式;设备实行更新时,这笔资金又用在里面;并且在一个不固定的未来时间中这样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如果预期一套设备在使用寿命期内将以平均比率挣得准租金,在一批资本达到使用寿命的一半时就已经分期收回了一半,这时候用在里面的资金(不计算利息)将是原始成本的一半。在不定的未来期中,平均的资金使用额(不计算利息)是生产设备的原始成本的一半。

    利息怎样计算呢?在实践中,企业公司往往使折旧基金保持一种容易变为现金的形式,或者用来购存一些靠得住的证券,其利息率低于当时的利润率很多。可是这是因为现实世界是很不平静的,容易变为现金的基金准备代表一种防止可能损失的保险。在我们假设的理想情况下,一切资金都能挣得当时的利润率。因此折旧基金(为了我们计算投资的成本)必须给以等于当时利润率的利息。在每批具体投资的使用期中,早期年份占用的资金比后期年份多,而折旧基金在后期年份中比早期年份中多。因此,按复利计算,占用的资金上面假想的利息超过折旧基金上面所得的收益。由于这个道理,构成投资成本的平均占用额,略多于用在完全新的生产设备上面的原始支出的一半(利息率越高,差额越大)。这超过一半的超过额随着设备的寿命增长。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预期设备具有无限长的获利寿命的时候,投资的成本等于设备的最初成本。 注54

    若是预期在每批具体投资的使用期中每年的准租金会降低,因为设备日渐陈旧,需要较多的临时修理,或更大的单位产品成本,或者因为遇到来自改良设备的竞争,产品的价格预期会跌(或是销货的困难增加);那么,折旧基金的较大一部分必须从设备的有效使用期的早期阶段取得,设备所代表的投资成本对设备的最初成本的比率就相应地较低。

    关于具有不同的有效使用期的各种类型的生产设备方面的投资的相对成本,一种理想的正确的算法涉及数学问题,这种数学当然太复杂,对企业家没用,他们无论如何总得在变化无常的一团迷雾中做出决定;可是他们所采用的会计方法使他们能尽量牵强附会地有几分接近于那正确的计算。

    各种技术的等级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打算投资(不管是为了增加生产能力还是为了更换旧设备)的企业家往往觉得自己好像处于一种机械化的边界。当A、B、C等所有的生产技术按每人出产率列成等级时,具有较高的出产率的技术需要较大的每人投资(按上面的方法计算),而边境则在那种能按当时工资率提供最高的利润率的技术上,或者是在按当时工资率获利相等的两种技术之间。 注54a

    技术边界的位置决定于当时实际工资的水平。对各个企业家来讲,生产技术的选择决定于以他自己的产品计算的工资率和生产设备的成本。实际工资的增长(在特定的每人产量下),对消费部门的企业家来讲,必然意味着以他们自己的产品计算的工资支出的增长, 注55 而且(在竞争的情况下)投资部门中的价格有助于产生和消费部门中一样的利润率。因此,以整个经济来说,在技术知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中,所有正在实行的投资计划的机械化程度是受实际工资水平支配的。

    工资和技术

    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个经济组织所有的技术知识包含着一系列依次略有差别的不同技术,每一工人的所需投资额方面一点小差别会造成每人产量方面很大的差别,以产品计算的工资水平上一点小差别就会使一种新技术进入可以获利的边界。在距离很大的场合(一般说来,这种情况大概比较多,如果我们不管那些次要的适应),总有某种工资幅度,在这个幅度以内每一种技术都是极能获利的。 注56

    让我们把B和C两种技术同等地可以获利的那种工资率叫作CB工资率。那么,就有某种较高工资率的幅度————B幅度,在这个幅度以内B技术的利润最大。在这个幅度的范围内工资愈高利润愈低,可是B仍然是用起来最合算的一种技术。当工资较高时(和一种较低的工资比较来说),用B技术时所能取得的利润率会比用A技术时所能取得的利润率减少得更多,因为工资上一定数目的增长减少每人成本和每人货价收入的差额 时,对较大的每人货价收入所减少的比例较小。 注57 因此,如果我们循着一系列愈来愈高的工资率向上推算,就会达到一点(BA工资),在这里A技术可能获得的利润不少于B。同样地,有一种C技术的工资率幅度,低于CB工资率,也有一种A技术的工资率幅度,高于BA工资率。

    在某一 临界工资率上,并不只有一种 可能的技术状态。比方说,在BA工资率上,所有的劳动可以用B技术来雇用,可以用A技术来雇用,或者用这两种技术的混合生产方法来雇用。从一种只能用B技术的状态开始,有一系列的BA混合状态,其每人资本额越来越大,每人出产率越来越高,资本财货拥有量中A技术设备对B技术设备的比例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只使用A技术一种。在所有这些不同状态中,工资水平以及利润率都相等。同样地,在CB工资率上,也有一系列可能的技术状态。

    一种稀奇的情况

    按照一般的通例,由一种较高的工资率引入边界的技术,它的机械化程度比那种和较低工资率相适应的技术要高;可是,在某种幅度以内可能有一种反常的关系。 注58 这种反常的关系会发生,是因为假想的利息成本这一因素加入了资本财货的价格。如果我们比较C和B两种技术所需用的设备,两者雇用同样数目的工人,那么,按CB工资率计算,C设备(配合着适当的在制品)的成本低于B设备的成本,C设备的产量也低于B设备的产量,两方面相差的比率相同(正是这种关系造成那使两种技术可以获利相等的CB工资)。如果我们比较按一种较高工资率计算的成本,成本提高的比例小于工资提高的比例,因为利润率(以及那列入设备成本的假想的利息率)现在较低。各种类型的设备各有一种时间模型,它的成本对假想利息率的变动的感应也各不相同。如果C设备的建造时期或者使用寿命比B设备长,它对利息上的差别的反应就较强,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很大,以致在某种工资率的时候,C设备的成本比B设备的成本低得多,而C设备的产量却并不比B设备的产量低得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循着一系列愈来愈高的工资率计算时,C设备变得比B设备更能获利,工资的增长把边界从B推移到C,而不是从B推移到A。 注59

    大体上,这种情况似乎不会很普遍,因为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技术一般地需要数量较多的和寿命较长的设备,结果设备成本对利息率差别的感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比较大,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比较小;凡是有这种情况的场合,工资和机械化程度之间那种反常的关系就不能发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般的通例是:较高的机械化程度是和较高的(而不是较低的)工资水平(以产品计算)联结在一起的。

    特殊的情况

    某些特殊的企业家也许受特殊情况的限制,使他们不能采用(在当时的工资率下)能产生最高利润率的那种技术。

    资金 如果最能获利的一种技术的设备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投资很大,一些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采用这种技术的企业家可能就使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技术,宁愿取得较低的利润,而不愿失去他们独立自主的地位。

    经营管理 个别的企业家也许能力不够或者不愿意管理一个超过某种规模的事业。这并不一定会影响他所选用的技术,可是由于和上面同样的原因,这大概是和比较低的机械化程度联结在一起的。

    独占 当一个企业家在某一个别市场上享有独占权利时,他可以取得投于有关商品生产上的资本的较高的利润率(高于一般企业经营所能取得的利润率),可是使他觉得值得去生产的那种商品的数量是有限的,因为,超过了某种限度,他要增加销售的数量,就只有靠削减价格(或承担销货费用),把价格削减到会减少他从市场上获得的总利润的程度才能办到。因此,技术的选择决定于他所可能有的其他机会是什么。如果他除了自己享有独占权利的那种特殊商品以外,对其他东西的生产完全不感兴趣,那么,他就值得投资于提高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直到工资上的节省恰恰能抵补附加资本的成本,就是,他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和较低的设备的两种不同成本的差额上所必须付出的额外利息(或者他由于不借钱给其他企业家而自己放弃掉的额外利息)。如果他的地位有利于借入资金,他需要付出的利息率也许比当时的一般利润率低得多 注60 (并且若是他有多余的资本,他也许宁愿投资于他自己的企业,而不愿拿从外面可以得到的利息),那就值得他采用一种机械化程度比当时一般高的技术。 注60a 可是如果(像比较常见的那样)他有可能(当他的独占市场里已经不可能再有所活动的时候)在其他生产事业上投资,在那里他遇到竞争可是和其他的人享有同样的获利的机会;那他就没有动机想要把机械化的程度提高到超过他的专业方面的投资的边际收益和一般利润率相等的这一点。

    劳动的限制 某一个企业家也许能够很容易地雇到数目有限的若干工人,而不可能(或者费用比较大)雇到更多的人数。这时候如果他能支配资金并且有益于增加他的产量,他就能从提高机械化程度着手,做到这一点。只要从特定数目的工人身上得到的附加产品能抵补附加投资方面的利息(付出的或者放弃的),他投资到这个程度是合算的。 注61

    即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较高的实际工资水平趋向于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这一通则,还是适用的。实际工资水平的上涨,往往淘汰掉那些不能机械化的企业,而留下那些能够机械化的企业继续经营。实际工资下跌时企业往往比较容易维持下去,虽然实际工资率降低时也许会使某些小企业家有可能爬上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以致出现一股冲击主流的逆流。

    独占者在外面可以得到的利润较低时,往往会在他的特殊领域里提高机械化的程度;而独买者则有较大的动机促使他提高他的有限的劳动队伍的产量(除非他能强有力地控制和他有关那一部分劳动市场,使其不受工资普遍上涨的影响)。因此,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以及无数的个别企业家的特殊情况的存在),并不破坏那一般通则————即机械化程度受实际工资水平的支配————的有效性。

    风险和机械化

    除了处在完全平静的情况以外,一般总是宁愿采取比较容易改变的投资计划,而不采取比较呆板的计划。这说明那种需要短寿命的设备和可以分割的生产设备能力的技术较为可取,以便在必要时可以放弃一部分,而不致整个设备成为废物。一般说来(可是不一定全是这样),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技术需要较多的耐久的设备,部分和整体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生产设备能力,所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宁可采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技术。

    这种现象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中是很重要的,并且说明何以许多使用简单技术的小企业能够和高度机械化的巨头竞争。

本站推荐:洛丽塔十字军骑士少年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小妹妹国盗物语

资本积累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琼·罗宾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琼·罗宾逊并收藏资本积累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