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文化与人生 >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推荐阅读: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哲学原论淮南子译注哲学概论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忍不住的新努力商君书译注鬼谷子译注沈从文哲思录孔子与儒家哲学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文化与人生最新章节!

    (一)

    一提起理想二字,就难免不引起两种人的反感。一种人就是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理想是和现实根本对立的,注重理想,就无法应付现实,许多实际生活上的事情都会办不通。近二、三十年来的世界政治,颇为现实主义所笼罩,所以好些受了现实主义熏陶的人,大都认为理想只是不识时务、不切实际的书生脑子里空洞渺茫的想法。不过所谓政治上的现实主义者,据个人印象,大概是重利轻义,重力轻德,重实际利害的计算,轻理想高远的价值,重一时的权变,轻百年的大计,重申韩的法术,轻孔孟的仁义。本文的目的不在批评政治上的现实主义,而在讨论理想与现实一般的关系,希望可以作讨论政治的参考。

    还有一种对理想二字起反感的人,就是实行家。实行家反对理想,因为理想多半不能实行,就是实行起来也是扞格不通,理想家和实行家对立的问题,在辛亥革命初年,就有“孙文理想,黄兴实行”的普通传说。这种传说,显然有轻视理想家,尊重实行家的趋向,成为反对先知先觉,不真实信仰主义者的护身符。所以,当时孙中山先生特别作“知难行易说”,来校正这个错误。他提出知难行易说的用意之一,就是要指出作理想家难、作实行家易,具有理想难,见诸实行易,也就包含有理想重于现实,理想为现实之母,任何实行家均须接受理想家的指导的意思。实行家的任务,进一步来说,就是要使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成为可能,换言之,就是他能够实现远大的理想。所以实行家是离不开理想的,没有理想的实行家根本不配称为实行家。所以本文的主旨并不在于品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是非,也不在批判理想家与实行家的难易高下,而在发挥理想与现实的合一,实行家与理想家的不可分。

    (二)

    然而在一般的情形之下,理想与现实,总是分离的、矛盾的、冲突的、很难合一的,一般的人总认为理想不是现实,没有能力创造现实。现实不像理想那样虚无缥缈。现实是丑恶的、复杂的、生硬的、无情无理的,在他一方面,理想却是美丽的、简单的、和谐的、有情有理的。在我们看来,离现实而言理想,理想就会成为幻想和梦想,离理想而言现实,现实就会成为盲目的命运和冷酷无情的力量。换言之,坏意义的理想,就是幻想和梦想,坏意义的现实,就是命运和力量。事实上有许多人埋没在现实之中,为现实所束缚,作现实的奴隶,不能自拔。更有许多人,沉溺于幻想中,不认识现实,关着门,闭着眼,作主观的梦想,极力逃避现实。为现实所束缚,固然没有自由,逃避现实,也不是真自由,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我们要特别提出来讲的,就是两者比较起来,与其束缚于现实,不如放任于幻想梦想,因为,(一)幻想梦想虽然不是理想,到底还与理想接近。我们可以说,幻想梦想是形成理想的初步工夫,是理想的雏形。幻想梦想,是建筑在情感上面,为情感所鼓动,真正的理想,却是建筑在理性和思考上面。(二)幻想梦想,每每是很美的,可以令人忘记现实的污浊和痛苦。它们饱含诗意,诗人大半都是幻想家、梦想家,由诗意的幻想梦想,加以理想化,便到哲学的理想领域了。(三)有幻想梦想的人比较少,沉溺于现实的人比较多,因为幻想梦想只有人类才有,禽兽便沉溺于现实中,连构成幻想梦想的能力也没有。(四)幻想梦想虽是表示消极逃避现实,同时也可说是积极的改革现实的准备。沉溺于现实的人,永远为盲目的命运所束缚,连消极逃避也不可能。(五)青年人最容易陷于幻想梦想,也只有青年人最富于理想。青年人每每喜欢拿书本中所得,和自己主观的幻想去应付现实,直到在社会上到处碰壁,得着许多实际经验教训以后才渐渐醒悟转来,进而构成足以应付现实,支配现实的理想。

    法国有一个哲学家曾指出,人生幼年时期是神学家,趋于迷信,青年时期是玄学家,喜欢玄想宇宙的大问题,壮年时期是科学家,渐归于平实,实事求是。说青年时期的人喜欢玄想,当然是说青年人容易陷于幻想梦想,同时也昭示我们,幻想梦想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又足见幻想、梦想、理想是青年精神的表现,衰老的民族,懒惰的个人,不但说不上理想,连幻想梦想都缺乏。又如欧洲在十八世纪的时候,有人说:英国是海上的帝国,法国是陆上的帝国,德国是空中的帝国————须知当时并无空军————这显然是说,当时整个的日尔曼民族是陷于空想、梦想之中,不能应付现实的政治,组织成一个强盛的国家。但是后来经过拿破仑铁蹄践踏之后,整个的德国民族,从幻想梦想中醒悟过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又如中国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一般人士都相信,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显然近于幻想梦想,然而后来这种幻想梦想渐渐地切实化、合理化,形成正确的民族复兴、抗战建国的理想。幻想有如春梦,只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梦想和幻想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当然要失败的,但是他的失败,大都是物质方面、事实方面的损失。如没有实用、没有成功、没有经济的收获,甚至贻讥世俗,但是这于他人格无损。他内省不疚,他的精神没有堕落。在另一方面,假如他为现实所束缚,他就会精神懒惰,道德败坏,信义、人格破产。

    以上这一番话,并不是要歌颂幻想梦想,为之辩护,乃是要指出,无论幻想有多少缺憾,至少总比沉溺于现实差胜一筹。还有一层:许多人把理想误解成幻想梦想,其实幻想梦想的好处,理想却是具有的,理想的好处,幻想梦想却不具有,真正的理想,同现实应当是合而为一,不可分离的。

    (三)

    假如我们不愿意和现实妥协,为现实所束缚,又不愿意陷于幻想梦想,逃避现实,那么我们必须要应付现实,改造现实,征服现实。但是要达到这一个目的不能不有理想。第一,因为理想基于人类的本性。理想出于理性,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理想是构成人格的要素,人类所以异于禽兽,伟人所以异于常人,全看理想的有无和高下。人类能够凭借他的理智,构成一理想的世界,以提高其生活,改造现实,征服现实。在一个人用理想来指导他的行为的时候,也就是他发挥他最高的灵性以实现其自身的时候。第二,因为自由是人格的本质。要有自由的人,我们才承认他有人格。同时争取自由,争取政治、社会、宗教、经济上一切的自由,是西洋人近代的根本精神。然而理想是争取自由最不可缺少的条件。无理想就无自由的标准。行为合于理想,就是自由,不合于理想,就是不自由。一切外界的违反我们理想的事物,都是侵犯我们自由的事物,假如没有理想来作我们争取自由的标准,那我们就可以随遇而安,当然就无所谓自由。所以理想和自由是不可分的,和近代精神也是不可分的。第三,因为理想是认识现实的主观条件。没有理想,就无法认识现实。许多没有理想的人,在人世上厮混多年,奔走许多地方,但是并没有得着真正的知识,因此也不能认识现实。科学知识,就是对于现实的认识,然而没有科学上的假设————假设是假想的理想————就没有法子求得科学的事实。再如欲求得科学的事实,必须厘定其时间空间关系与因果关系,然而据康德所说,时空乃是获得经验的理想形式,因果乃是获得经验的理智范畴,足见没有主观的理想,客观的科学事实也就无法求得。第四,因为理想是征服现实的指南针。理想是陶铸现实的模型,是创造现实的图案,是建立现实的设计。现实是理想的材料,是理想实现其自己的工具。现实是被动的,受支配的,理想是主动的、支配的。由此足见离开理想,要想认识现实、应付现实,不仅事实上不可能,理论上也说不通。任何人类有价值有意义的政治社会的建树,文化的创造,都是理想与现实合一的产物。不过在理想与现实的合一体中,理想为主,现实为从,理想为体,现实为用,任何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仅是现实的斗争,更是理想与理想的斗争,现实与现实的斗争。就理想而论,要看谁的理想更合理、更高尚、更远大、更能支配现实。就现实而论,要看谁在实际方面、物质方面以及军事经济方面的设施,更有组织、更有力量、更遵循理想的指导。所以任何斗争,必然是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合一的斗争,也就是理想与现实合一的斗争,同时也可以说是两者配合与否的斗争。

    (四)

    理想与现实的合一,并不是垂手可得、不劳而获的。需要长时间的修养,精神上的努力,才可以达到这一种境界。要求理想与现实的合一,就智识方面而论,我们须要以理想去解释现实。对于现实的事物尽量加以最好的解释,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表示最大的同情。浅近一点说,这种看法,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小人之腹所有的,也许是利害卑鄙诡诈的东西,君子好像不知道他的动机之坏,反而加以理想的善意的解释,始终以君子的态度对待他,久而久之,小人也许不知不觉地受君子的感化,这就是以理想转化现实、改造现实的一种收获。当然抱这种态度,有时难免不受小人的愚弄欺骗,君子不免略有损失,然而君子坚卓的人格,理想的事业,决不会根本动摇;而小人损人损己,也不会占多大的便宜。王船山有句话:“奚以知其为大智哉?为人所欺者是也。”这句话语病也许很重,但是却颇具深意。试看,孙中山先生,从前被政客军阀欺骗了多少次,然而适足以反证其为大智大仁。曾国藩说:“与其见得天下都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都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对于自己的灾难祸殃、困苦颠连,都抱一种“玉汝于成”的看法。普通所谓“多难兴邦”、“否极泰来”,实际上就是以理想解释现实,或者以理想感化现实的看法。多难否极当然是指现在的事实,兴邦泰来,当然是指将来的理想。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将一切的艰苦困顿,认作上天给我们的锻炼,也可以说是一种以理想解释现实的看法。必定要采取这种看法,才能够忍受得住现实的艰苦的磨练,才能够把现实理想化。现实经过理想的熔铸改变,才算是理想与现实合而为一。在某种意义之下,要想把现实理想化,必须要有气魄、胆量、决心与毅力。缺乏这种条件的人,不能够采取这个观点。

    就行为方面而论,要求理想与现实的合一,我们须要有反抗现实的力量。现实是盲目的,不合理的,我们应当要有力量来反抗它,反抗貌似消极,然而与逃避不同。反抗现实不外下列几种途径:第一,以历史的教训、将来的目标,来反抗目前现实的压迫。历史上圣贤所昭示我们的是理想的,而我们所企求的将来的目标,也是理想的。这就是以理想反抗现实。就时间上言,是以过去和将来,反抗现在。第二,以关于全体的理想,来反抗当前部分的压迫。引诱人的富贵、威迫人的武力,都是当前部分的事实,而社会的福利、人民的公益、世界的公理、理性的律令,乃是关于全体的理想。只有对于全体的理想,有了真切的认识,才能够收反抗部分的效果。第三,以人格的尊严、良心的命令,来反抗外界现实的压迫。凡是不合理想、违反良心、妨害人格的现实事物,都要拒绝承认和签字,这是以内反抗外,理想属内,现实属于外。必须先反抗不合理想的现实,不为它所束缚压制,以争取理想的抬头,进一步才可以积极地本理想以改造现实、征服现实,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合一的境界,举凡百折不回,失败后不灰心,不丧气,仍然鼓起勇气,奋斗不懈的革命精神,都基于理想反抗现实。

    我们这种看法,可以说是比较接近乐观的看法,因为乐观的态度,大都基于理想。

    (1941年发表于昆明)

本站推荐:尚书考异孝经注疏古经解钩沉春秋毛氏传春秋本义习斋四存编春秋左氏传说淮南子译注古文孝经指解四书辨疑

文化与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贺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贺麟并收藏文化与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