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路边草 > 五一~六〇

五一~六〇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路边草最新章节!

    五一

    他眼睛睁着,脑子里乱成了一团。他像是一个思路被打断了的人,在障眼的迷雾中苦苦寻找着自己思索的方向。

    他想到明天早晨,自己带着一副可怜的样子,站在比许多人高一节的地方。面前的青年人,有的抱着满腔热情,望着他那张可怜的脸;有的在认真地记录他那并无专长的讲演,使他感到内疚。尽管这有伤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却无法摆脱出来,致使内心更加痛苦。

    “难不成明天的讲稿又写不出来了?”

    想到这里,他突然自暴自弃起来。思路顺畅的时候,他经常会受到某种鼓舞,确信“自己的头脑并不坏”,可这种自信和自负很快就消失了。与此同时,一种纠缠自己、搅得自己没法开动脑筋的愤懑,却比平时显得更加激烈。末了,他把手里的钢笔往桌上一扔。

    “我不干了,任它去吧!”

    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了。他熄了灯,沿着房檐摸黑走到走廊上,灯光清楚地照着最里间的两扇拉门,健三拉开一扇走了进去。

    孩子们像小狗似的滚成了一团,妻子静静地闭上眼睛仰面躺在那里。

    他留神着不要发出声响,坐到妻子的旁边,稍稍地伸长了脖子,朝下仔细地打量妻子的脸,随后又悄悄地把手蔽着她的睡脸。她闭着嘴。他的手心能感觉到从妻子鼻孔里呼出的轻微的热气,呼吸是那么均匀而平稳。

    他终于把伸出的手缩回来。这时,他心里动了动,认为若不叫一声妻子的名字就没法放心。可是,他很快战胜了这个念头。接着,他又想把手搭在妻子的肩上,把她摇醒,但还是忍住了。

    “该不要紧吧!”

    他终于作出了像对待一般人那样的判断。可是,他对妻子的病变得特别神经过敏,他把这看成通常手续,是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必须履行的。

    熟睡是治妻子的病的良药。健三经常长时间守候在她的身边,担心地直盯着她的脸。他每次看到比什么都难得的睡眠静静地降临在她的眼神里时,就感到眼前宛如甘露自天而降一般。可是,如果她睡得太久,总也看不到她的眼珠时,他又会因此而不安起来。到后来,为了看看妻子那双在紧锁的睫毛下的瞳孔,他经常故意把睡得不省人事的妻子摇醒过来。妻子睁开沉重的眼皮,露出一副困相,像在说:“让我再睡一会不好吗!”这时,他又后悔了。但是,他如果不做出这种表示关切的动作,弄清妻子还活着的话,他的神经是不会答应的。

    过了一会,他换上了睡衣,钻进了自己的被子里。这时,他任从寂静的夜晚来操纵自己那混乱而骚动的头脑。要利用黑夜澄清头脑里的混乱,未免过于昏暗了,可要借肃静止住头脑里的骚动,这又是再好不过的时候了。

    第二天早晨,妻子呼唤他的名字,他才睁开眼睛。

    “你呀,到时间啦!”

    妻子并没有起床,只是伸手从他的枕头底下拿出怀表来看了看。厨房里传来了女仆在切菜板上剁什么东西的声音。

    “保姆起来了吗?”

    “起来了,是我刚才去把她叫醒的。”

    妻子把女仆叫醒之后,又钻进了被窝里。健三连忙爬起来,妻子也一同起了床。

    两人对昨晚的事,都像忘光了似的,什么也没有说。

    五二

    两人都没有注意自己的态度,也没有作什么反省,但彼此心里都很清楚两人之间的特殊因果关系,而且充分认识到这种因果关系是其他人无法理解的。不明事态的第三者,是绝不会怀疑他俩有什么巧妙的谋合的。

    健三没有吭声就往外走,去干他的日常工作。在讲课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妻子的病。妻子那双乌黑的眼睛,不知不觉像梦幻似的浮现在他的眼前。这么一来,他觉得必须从自己站立的讲坛上走下来,赶紧回家去,甚至仿佛眼下就有人从家里来接他似的。他时而站在大房间的角落里,望着正前方最远处的大门口;时而抬起头来,看着像头盔扣在顶上似的圆形高天花板。天花板很讲究,是用涂有清漆的方木分层架设的,使高处看起来显得更高,可是却不足以锁住他那颗小小的心。最后,他的目光落到了坐在自己下方的众多的青年人身上,他们露着一排排黑脑袋,正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这些青年人促使他幡然醒悟,知道应该赶紧回到现实中来。

    健三被妻子的病弄得如此烦恼,相比之下,他并不担心岛田从中作祟。他认为这个老人是不讲情面而又贪得无厌的。另一方面,他又看不起这种人,知道他无力使其怪癖得到充分发挥。可是,同这种人作不必要的商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对健三来说,所经受的烦恼要比某种人多得多。

    “他下次来,又该说些什么呢?”

    健三料定那人还会给他带来烦恼,心中暗自叫苦,他说这话的目的在于催促妻子作出回答。

    “反正你已经弄清楚了。与其老担心这件事,不如早点断了来往更好。”

    健三很想接受妻子的意见。可口头上却作了相反的表示。

    “对那种人不用那么担心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

    “谁也没说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这不是够烦人的吗?连你也拿他没办法呀!”

    “世上许多事情,不是光用烦人这个简单的理由,就能了却的。”

    健三与妻子的对话,多少含有各执己见的成分。当岛田再次来到的时候,尽管他比平时更忙,还是没法拒绝同岛田见面。

    正如妻子所料,岛田要谈的事,还是钱的问题。最近,他已经瞄准好,一有空子就要扑将过来,也许是迫不及待了,所以顾不上考虑时机,终于向健三摊了牌。

    “实在有些困难,又没有别的地方可求,你一定要帮我一把。”

    老人说话有点蛮横,包含着如不把他的要求当作义务来承担就绝不答应的味道。当然,他还是从维护健三自尊心的角度出发,言词没有激烈到伤害健三神经的程度。

    健三从书斋桌上把钱包拿出来。他不掌管一家的财政,钱包自然是很轻的。甚至好几天就那么空空地扔在砚盒旁边,也不足为奇。他从里面把摸到的仅有的纸币掏出来,放在岛田的面前。岛田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反正没法满足您的要求。尽管如此,还是尽我所有,全部奉上。”

    健三把钱包翻开给岛田看。岛田走后,空钱包就那么扔在客厅里,自己又钻进了书斋。给人钱的事,他在妻子面前只字未提。

    五三

    第二天,健三按平常的时间回到家里,坐在桌前,郑重其事地看着昨天放在老地方的钱包。这个用皮革做的两层大钱包,在他的用品里,可以说属于好得过分的上等品,是从伦敦最繁华的大街上买来的。

    如今,他对从外国带来的纪念品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这个钱包同样被视为无用的废物。他甚至怀疑妻子为什么要留意替他把钱包放回老地方。对那个空空的钱包,他只是投以讥笑的一瞥,连摸也不摸一下,就那么撂在那里好几天。

    有一天,不知因为什么,需要用钱,健三拿起桌上的钱包,向妻子的鼻子跟前伸去。

    “喂,给我装点钱吧!”

    妻子右手拿着尺子,从铺席上抬起头来望着丈夫的脸。

    “里面应该还有呀!”

    最近,岛田回去之后,她一直没有问过丈夫什么事。因此,夫妻间也就根本没有谈起过老人拿走了钱的事。健三以为妻子不了解情况才这么说的。

    “那点钱已经全给人了,钱包里早就空空如也喽!”

    妻子不知道健三没有打开过钱包,她把尺子扔在铺席上,把手伸向丈夫说:“给我看看。”

    健三糊里糊涂地把钱包递给了妻子。妻子打开钱包,里面露出了四五张纸币。

    “你瞧!这不是装得有钱么?”她用手指夹着沾有污垢的皱巴巴的纸币,伸到健三的胸前。她的动作像是夸耀自己的胜利,脸上还带着微笑。

    “什么时候装进去的。”

    “那人走了之后。”

    健三与其说对妻子的好心感到高兴,不如说望着妻子感到稀奇。据他所知,妻子很少办这种称心如意的事。

    “莫非她对岛田拿走了我的钱,私下里表示同情?”

    他心里这样想。可没有开口向妻子询问一下其中的情由。妻子也始终抱着与丈夫同样的态度,无意主动说明情况,免得招惹麻烦。她填补在钱包里的钱,就那么不声不响地被健三接过去,又不声不响地被健三花掉了。

    这期间,妻子的肚子一天天地大起来,行动越来越不方便,情绪也变得容易波动。

    “这一回,我说不定难以得救喽!”

    她经常这样若有所感地说,还流下了眼泪。一般来说,健三是不大搭理的,可是,在这种时候再不强迫自己和妻子搭话,那就太不通情理了。

    “为什么?”

    “不知为什么,非这么想不可!”

    提问和答话到此为止。在这话语里,经常隐藏着一种若明若暗的意思,这种意思只需简单一提,随即就会消失在语言达不到的远方,就像铃声潜入了鼓膜听不见的幽静的世界一样。

    她想起了健三那位孕吐致死的嫂子,并以此同自己生长女时因同样的病而痛苦不堪的往昔作了对比。当时自己两三天不能进食,只好采取灌肠滋补法。这紧要关头还是顺利地熬过来了。每当想到这种种情景,就感到自己能活到今天,似乎纯属偶然。

    “女人真是太没意思啦!”

    “这是女人的义务,有什么办法。”

    健三的回答是世间的通识了。他扪心自问,又觉得不过是混账话,不禁暗自苦笑起来。

    五四

    健三的情绪也是时好时坏。就算信口开河吧,也该说几句让妻子得到宽慰的话呀。可是,他什么也没说。有时,他对妻子难受似的躺着的怪样子,心里十分生气,一直站在枕边,故意冷酷无情地让妻子做不必要的事情。

    妻子却赖着不动,大肚子紧贴在铺席上,任你打也好踢也好,就是不理睬。她平素就不大说话,现在更加不言语了,她明知这样会惹丈夫生气,但也置之不顾。

    “就是说要固执到底喽!”

    健三的心里深深铭刻着这句说明妻子所有特点的话。他必须把其他的事全部抛开,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固执到底”这一观念上来。他宁可把别处弄得一团漆黑,也要尽可能把带有强烈憎恨的亮光投在这四个字上。妻子像鱼或蛇似的,一声不响地经受着这种憎恨。因此,在旁人看来,总认为妻子是个品性温顺的女人;相反,丈夫却是个疯子似的暴躁汉子。

    “你要是这么冷酷无情,我的癔症又会发作的哟!”

    妻子的眼神不时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不知为什么,健三见到这种目光就十分害怕,同时也觉得十分可恨。他竭力克制自己,内心里祈求平安无事,表面上却反而装出一副管不着的样子。妻子清楚地知道丈夫那强硬的态度里,始终存在着近乎假装的弱点。

    “反正生孩子的时候会死的,不用管我。”

    她叨叨咕咕,好让健三听到。健三真想说:那你就死去吧。

    一天夜里,他突然睁开眼睛,看见妻子睁开大眼睛直盯着天花板,手里拿着他从西方带回来的剃头刀。她没有把折在黑檀木刀鞘里的刀刃打直,只是握着那黑把,所以那可怕的刀刃的寒光并没有在他眼前闪亮。尽管如此,他还是为之一惊,连忙从床上撑起上半身,把妻子手里的剃头刀夺过来。

    “别干这种蠢事!”

    他说着把剃头刀向远处扔去。剃头刀砸在拉门的玻璃上,砸开一个小洞,落在那边墙根下。妻子茫然无知,像正在做梦的人似的,什么也没有说。

    她真的激动得要动刀?还是自己的意志受癔症发作支配、实在控制不了才使劲动刀的?莫非这是女人为了战胜丈夫而采取这种策略来吓唬人?如果是吓唬人,那么她的真正用意究竟在哪里?是要丈夫温顺而亲切地对待自己,还是单纯在稍带某种征服欲的驱使下才这样干的呢?健三躺在床上对这件事打了五六个问号,而且不时用他那没法合上的眼睛望着妻子,观察着妻子的动静,他分不清她是睡还是醒,反正身子纹丝不动,如同死人一般。健三头放在枕上,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这些问题,在他的现实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要比在学校上课重要得多。他对待妻子的基本态度,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办法。他过去比今天想的简单得多,只是深信妻子那种不可思议的举动是疾病造成的。那时候,妻子的病一发作,他就像在神前忏悔似的,以虔诚的态度跪倒在妻子膝下。他确信这就是作丈夫的人最亲切、最高尚的举动。

    “今天能把原因弄清楚就行。”

    他充满了这种慈爱的心理。为难的是,这个原因并不像过去想的那么简单。他不得不冥思苦想,终因问题不得解决而头昏脑涨,以致昏昏欲睡。他随即又爬了起来,因为必须赶去上课。昨晚的事,他终于没有机会向妻子说一声。从妻子脸上的表情来看,随着太阳的升起,她也像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五五

    碰上这种不愉快的事情,一般总有一种自然的力量,作为仲裁者出现在两人之间,然后两人又会像一般夫妻那样,不知不觉地说起话来。

    可是,这种自然力量有时只处在旁观者的地位,夫妻俩总是过得不太随和,甚至关系非常紧张。健三经常对妻子说:“回你的娘家去吧!”妻子却显出回不回那是自己的自由的样子。她的态度是那么可恨,致使健三把同样的话,毫不客气地反复说了好几遍。

    “那么,我暂时带着孩子回娘家去。”

    妻子说了这话之后,曾一度回了娘家。健三以每月给她们送去食品为条件,换来了过去那种愉快的独身书生生活。他和女仆两人住在这比较宽敞的宅子里,眼看着这突然的变化,一点也不感到寂寞。

    “啊,多么清爽,太舒服啦!”

    他在八铺席的客厅正中央,摆上一张小炕桌,从早到晚在上面作笔记。正好是酷暑季节,身体虚弱的他,经常身子向后一仰,就躺倒在铺席上。不知这陈旧的铺席是什么时候更换的,颜色已经发黄,陈腐的气味散发在他的背上,透入他的心间。

    他是忍着暑天的煎熬,用细小的字体做笔记的。原稿字体之小,只能用苍蝇头来形容,他想尽可能多写一些。当时,在他来说,这样做比什么都要愉快,也比什么都要痛苦。当然,这也是不容推辞的。

    女仆是巢鸭的一个花匠的女儿,她从家里给他拿来了两三钵盆景,放在起居室的旁边。每当他吃饭的时候,女仆一边侍候他,一边给他讲另外一些事,显得非常亲切,使他感到高兴。但他看不起女仆家的盆景。这种便宜货,无论在哪个庙会上,花两三角钱,就能连钵一起买来。

    他把妻子的事任意撂在一边,只顾做笔记,从不想起到妻子娘家去一趟,对妻子的病也全不放在心上。

    “虽说有病,反正有父母在身边嘛。如果不行,总会来说一声的。”

    他心里比夫妻俩在一起要踏实得多。

    他不仅不去会妻子的亲友,而且也不去见自己的哥哥和姐姐。正好,他们也不来。他独自一人,白天一个劲地学习,夜里凉快,就去散散步。然后钻进带补丁的蓝色蚊帐里,进入梦乡。

    过了一个多月,妻子突然来了。当时,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他正在那不太大的院子里踱步。他一走到书斋的房檐前,妻子突然从半腐朽的柴扉后边探出身子来。

    “告诉你,还得让我回来。”

    健三发觉妻子穿的木屐,外面破得变了形,后跟也磨损得很不像样,甚为可怜,随即从钱包里拿出三张一圆的纸币,交到了妻子的手里。

    “实在难看,用这点钱买双新的好不好?”

    妻子回去之后,又过了几天,岳母才来看望健三。她要说的事和妻子向健三提出过的大同小异,只是两人坐在铺席上,又把要求领娘女回来的意见细说了一遍。既然妻子想回来,如果予以拒绝,那就太无情了。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妻子带着孩子又回到了驹込。可是,她的态度跟回娘家之前没有丝毫改变。健三心里觉得像被岳母骗了似的。

    他把夏天里发生的这件事,独自反复地回忆过。每次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他甚至在想:这种日子要持续到哪一天啊!

    五六

    与此同时,岛田却从不忘记经常到健三家里来露露面。既然一度抓到了经济利益的线索,如果就此罢手,岂不可惜。岛田的这种念头弄得健三不胜其烦。健三经常不得不到书斋去把那个钱包拿到老人的面前来。

    “真是个好钱包!可不是吗,外国的东西就是有些不一样。”

    岛田手里拿着两层的大钱包,像很羡慕似的,把里里外外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又看。

    “恕我冒昧,这东西在那边买要多少钱?”

    “记得是十先令,如果是日本钱,大概是五圆左右吧。”

    “五圆?五圆可是好价钱。据我所知,在浅草的黑船街,有一家制作皮包的老店,如果在那里做,就要便宜得多。往后如有需要,我可以让那家给你做。”

    健三的钱包经常不得充实,还有全空的时候。可在这种时候,他只能无可奈何地陪着说话,一直没法站起身来。岛田总要找点什么事说说,好赖着不走。

    “不给点零用钱是不会走的,这讨厌的家伙!”

    健三心里很生气。可是,无论怎么难办,他也从不会为给老人钱而特意向妻子要。妻子却把这当作小事一桩,并不显得厌烦。

    如此几经往返之后,岛田的态度渐渐地变得明朗了,居然毫不在乎地提出要给他凑那么二三十圆钱。

    “请帮个忙。我已这般年纪,没有养老的儿子,往后全靠你了。”

    他甚至不顾及自己话语里带有蛮横口气。尽管如此,健三也只是暗地里生气,表面上没有吭声。岛田那双深陷的迟钝的眼睛狡黠地转动着,看健三作何表示。

    “你的日子过得这么好,怎么会拿不出一二十圆钱来呢。”

    他连这种话都能说得出口。他走了之后,健三带着厌烦的表情对妻子说:“他是想把我一点一点地吃掉啊!起初还打个招呼,说这就要开始进攻了,这回可好,老远地包围着,慢慢地向我逼将过来。这家伙实在太讨厌!”

    健三只要一生气,就爱用“实在”啦,“最”啦,“特别”啦这一类最高的字眼来发泄心中的愤恨。在这点上,妻子的态度与其说顽固自恃,不如说沉着得多。

    “你上了当,才落得这般烦恼的。如果当初就留神别让他靠近,不就好了吗!”

    健三几乎想说:“这种情况一开始,我就心里有数”,可是他没有说出来,只把气愤表露在脸颊和嘴唇上。

    “如果想断绝来往,什么时候都能办到。”

    “可是,以往的交情不是全毁了么。”

    “这事同你毫无关系,对你来说,确实如此,可我和你不一样啊。”

    妻子不太理解健三这句话的意思。

    “反正在你的眼里,我这种人只是个大笨蛋。”

    健三甚至懒得去纠正妻子的误解。

    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龃龉时,连最简单的几句话都不想交谈。他望着岛田的背影消失之后,随即又默默地钻进了书斋。他在书斋里既不看书,也不动笔,就那么呆呆地坐着。对这个好像与家庭脱离了关系的孤独人,妻子并不关心。她认为丈夫既然自愿钻在禁闭室里,那有什么办法。所以根本没有去理睬他。

    五七

    健三的心就像揉在一起的纸屑,乱成了一团。有时,他那股火气如不借机发泄,就会憋得难受。孩子央求母亲给买的盆花,摆在檐廊边上,他有时无意地把它踢掉,直到那发红的瓦盆顺着他的心意咣啷咣啷地摔碎了,这才聊以自慰。可是,当看到那遭到无情摧残的花和茎,露出了可怜的样子,一种虚无的感情马上又会战胜他。年幼无知的孩子,心里喜爱的美丽的欣赏品,遭到了无情的破坏,作为父亲,是不该这样的。他醒悟时,心里更加难过了。他后悔,却又没有勇气在孩子面前袒露自己的错误。

    “责任不在我。让我干这种疯事的究竟是谁呢?是那个可恶的家伙。”他心灵深处经常暗暗地这么替自己辩解。

    他的情绪经常像波浪一样时起时伏,平心静气地说说话,对稳定他这种情绪是有必要的。可他回避旁人,话语很难送到他的耳朵里。他觉得自己像是孤独一人,是用自己的热在温暖自己的心。有时,保险公司的宣传员之类的人会来登门拜访,他看到那没有必要的名片时,就会把只是传递名片、并无罪过的女仆大声斥责一顿。那声音当然会清楚地传到站在大门口的宣传员的耳朵里。事过之后,他又对自己的态度感到羞愧,至少恨自己对一般人未能做到好意相待。与此同时,他又会用踢掉孩子的盆花时一样的理由,暗中在心里名正言顺似的替自己辩解。

    “不是我不好。我并不坏。这点,即使来人不理解,我自己也很清楚。”

    他没有信仰,怎么也不会说出“老天爷很清楚”的话来,即使是那么说过,他也不会感到怎么幸运的。他的道德观念总是从自己开始,又在自己身上结束。

    他经常考虑钱财的事。有时甚至怀疑自己以往为什么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而去奔波?

    “就说自己吧,如果专门朝那方面使劲的话……”他心里也曾有过这种自负。

    他对自己生活的不富裕,感到束手无策。自己的亲人比自己更拮据,受的苦更多,他深表同情。甚至看到岛田为了满足最低的欲望、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的样子,也觉得可怜。

    “大家都需要钱。除了钱以外,别的什么都不要。”他想到这里,真不知自己以往都干了些什么。

    他原本就是个不会赚钱的人,即使能赚钱,也对为此花费时间感到可惜。他刚一毕业,就拒绝了所有其他工作,唯一满足于从一所学校得到四十圆。这四十圆被父亲拿去一半,余下的二十圆,他用来租用了古庙的一间客厅,尽吃山芋和炸豆腐。在这期间,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

    当时的他和如今的他,在许多方面已大不相同。可是,经济上的不宽裕和始终一事无成,似乎无论何时都难以改变。

    是当富翁?还是做伟人?他想两者择一作为自己下半辈子的归宿。可是,从今天起再想发财,对于不通此道的他来说,已经晚了。想做伟人吧,也有许多麻烦事妨碍着他。当然,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些麻烦事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没有钱。他不知如何是好,经常焦急不安。在他看来,要做一个不受金钱力量支配的真正的伟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五八

    健三从外国回来,就感到需要钱。虽说已在久别的出生地东京重新安家落户,可当时他身无分文。

    他当初离开日本时,将妻子托付给了岳父。岳父把自己宅子里的一栋小屋腾出来作娘女的住处。这栋小屋是妻子的祖父母生前居住的,虽说小一些,但并不那么简陋,隔扇上贴着各种字画,像南湖(1)的画,鹏斋(2)的字,一看这些纪念品,就令人想起故人的兴趣来。这些东西全都原样未动地贴在那里。

    岳父是个官吏。虽说不是过特别阔气日子的官职,但健三不在期间,托付给他的女儿和外孙,倒不至于穷得受苦,而且政府还按月发给健三妻子若干生活费。健三留下自己的家属,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在外国期间,内阁有了变化。这时,岳父从较为安逸的闲职中被拉出来,就任某一忙碌的职务。不幸的是,这届新内阁不久就倒台了。岳父也被卷进这个旋涡,一起垮台了。

    健三在遥远的地方听到了这一变化,以充满同情的目光,遥望着故乡的天空。可是,对于岳父的经济状况,他认为无须担心。所以他心中几乎没有烦恼。他处事随便,就在回国之后,也对此未加注意,也未察觉。他觉得妻子每月单用所得的二十圆,为两个孩子雇用保姆,日子会过得很好。

    “不管怎么说,总不用付房租吧。”

    他毫不在意地这么想,一看实际情况,不由得目瞪口呆了。丈夫不在期间,妻子日常穿的换洗衣服都破旧了,事出无奈,最后只好把健三留下的普通衣料的男装改成女服。被子露出了棉絮,其他卧具也破绽了。尽管如此,父亲只能袖手旁观,没法相助。他自己失去地位后,做的是投机买卖,把为数不多的存款全都赔光了。

    健三身穿没法转动脖子的高领服从外国归来,面对处在悲惨境况中的妻子,也只能沉默不语。他洋气十足,眼前的境况对他是一种讽刺,也是沉重的打击,使他连苦笑都不敢露到嘴边来。

    不久,他的行李到了,装的全是书籍,连一只戒指也没有给妻子买。这老人住过的屋子十分狭窄,他连箱子盖也没法打开。他开始寻找新的住宅,同时必须设法筹款。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辞去曾经担任过的职务,这样他可以领到一笔退职金,借以应急。因为根据规定:只要工作一年,退职时就可以领到月薪的一半。尽管所得的钱并不多,可是,他总算可以用这点钱,把日常生活必需的家具添置齐了。

    他怀里揣着那点钱,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到各处的旧家具店去转了一圈。那位朋友有个毛病,不分东西好坏,总是一个劲地讨价还价,因此光走路就花了他不少时间。茶盘、烟盘、火盆、大碗,看得上眼的东西很多,可是能买得起的东西却很少。那位朋友下命令似的对店主说:“你要让让价呀!”如果店主不答应他出的价,他会把健三留在店门前,自己拔腿就往前走。健三又只好追了上去。有时走得慢了些,他就会从远处大声招呼健三。他是个很热情的人,又是个暴性子,不管是给自己买东西,还是给别人买东西,都是那个样。

    * * *

    (1) 春木南湖(1759——1838),又号吞墨翁,名画家。

    (2) 龟田鹏斋(1752——1826),善书法。

    五九

    除了日用家具之外,健三还得新做书柜和书桌。他站在承做西式家具的店铺前,同不停地拨动着算盘的店主在商谈。

    他做的书柜既没有安玻璃,也没有装后板,虽说会积灰尘,但囊中无几,只好不去管它。因为木料没有干透,沉重的原版书往上一压,横板就会缩得翘起来。

    即使做的尽是这种粗糙的家具,他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特意辞职得来的钱不知不觉就花掉了。他处事随便,以不可思议似的目光环顾着毫无特色的新居,连想起自己在外国时,因为需要衣服,被迫去向住在一起的某人借钱的事。他不知这钱如今该怎样偿还?

    正好这时,那人来信讨债,说如果情况允许,希望能把钱还给他。健三坐在新做的高桌子跟前,面对着那封信沉默了一会。虽说分别不久,但他对那个曾在遥远的国家里共同生活过的人的印象,却是那样的淡薄而又清新。那人和他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年限也大致相同,可是,当时那人是作为堂堂的一名官员,奉命前去调查某一重要事项的,他的财力与健三的助学金相比,显然有着极大的差别。

    那人除卧室外,还租用了会客室。到了晚上,他身穿漂亮的绣缎睡衣,暖暖和和地在炉前阅读书报。被硬塞在狭小的北屋里的健三,对那人的境况,暗中羡慕不已。

    当时,健三还有一段节省午餐的可怜经历。他有时外出,回家途中顺便买上一个夹肉面包,一边吃一边在宽阔的公园里漫无目的地踱步。他用一只手撑着雨伞,遮挡斜飘过来的雨丝;另一只手拿着夹肉面包,啃了一口又一口,显得苦不堪言。他几次想在那里的长凳上坐下来,可又有些犹豫。因为长凳全被雨淋湿了。

    有时到了中午,他打开从街上买来的饼干盒,既不喝开水,也不喝凉水,就那么咯吱咯吱地把又硬又脆的饼干咬碎,就着口水硬往下咽。

    有时他还会在简陋的小饭铺里,同车夫和工人一起,随便吃上一顿。那里的椅子,靠背像屏风似的直立着,不像通常的食堂那样,一眼能看到整个的大房间。唯独与自己坐成一排的人的脸,随意都能看得见。那全是一张张不知什么时候上过澡堂的脸。

    在同住一起的那人的眼里,健三过的生活显得是那样的可怜,所以那人经常邀健三去吃午餐,领健三上澡堂,请他一起喝茶。健三向那人借钱,就在那人如此真诚相待的时候。当时,那人像扔废纸似的,随手把两张五英镑的银行券丢在健三的手里,根本没有说什么时候还。健三倒是想过回日本之后再说。

    健三回国后,一直惦记着这银行券的事。可是,在收到讨债信之前,他却没有想到那人会如此着急催还这笔钱。健三别无他法,只好去找一位老朋友。他知道这位朋友并非大财主,但心里也清楚朋友比自己多少能想点办法。朋友果然答应他的要求,把所需的钱如数送到了他的面前。他随即把钱还给了在外国周济过他的人,并与新借钱给他的朋友约好,按每月十圆分期偿还。

    六〇

    健三在这种境况下,总算在东京安下了身。他发觉自己在物质生活方面显得多么贫困。尽管如此,当他不断感到在离开金钱的其他方面,自己又是一个优胜者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这种自我感觉最后还是在金钱问题上受到了种种干扰,这时他才开始反省,想起了平素毫不在意地穿着印有家徽的黑棉布衣服外出,就说明自己无能。

    “我已这般光景,还有人来死缠着我,太无情啦!”他认为岛田就是品质最恶劣的代表。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如今自己所占的社会地位要比岛田优越,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岛田丝毫不影响他的虚荣心,也是明摆着的事实。岛田过去光叫他的名字,不带尊称,如今对他都很恭敬,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只是岛田把他当作零花钱的财源,健三却认为自己还是个穷人,在这点上,倒是最令人生气的。

    为了慎重起见,他去听取了姐姐的看法。

    “那人究竟困难到了什么程度呢?”

    “是啊。从他经常来要钱的情况来看,兴许是很困难。可是,就说健弟吧,如果尽往外给的话,那可是个无底洞,你再能挣钱也填不满。”

    “您认为我那么能挣钱吗?”

    “比起我那一口子来,你不是要多少就能挣多少吗?”

    姐姐把自家的生活当成了标准。她还是那么健谈,于是又谈起比田的事来了,说他从来没有把每月领到的钱实打实地拿回来过;薪俸少,交际费反而花得多;因为夜间值班多,光盒饭花的钱就为数不少;每月的亏空,好歹还可以用年中和年底的奖金补上。她把如此这般的事都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健三。

    “就说奖金吧,也不是全都交到了我的手里。再说,这些日子,我们两个都像退休老人似的,按月把饭费交给彦儿,让他供我们的饭,按理说日子应该过得轻松些吧。”

    姐姐老两口,和养子同住在一所房子里,经济上却是分开的,各做各的饼,各买各的糖。如果要请客,肯定也是各掏各的腰包。健三以不可设想的目光,看待这近乎极端个人主义的一家的经济状况。当然,就连既不懂主义、又不明事理的姐姐,也认为这种现象不太自然。

    “至于健弟嘛,因为不需这么做,当然再好不过了。而且你有本事,只要去干事,要多少钱就能挣多少钱。”

    如果你一声不响地听她说下去,她会把岛田的事抛诸脑后的。好在她终于提到了岛田:“这样吧,如果嫌麻烦,你就说等什么时候时来运转了再给吧,把他打发走算啦!如果再讨厌,那就躲开他,有什么要紧呢。”

    在健三听来,这种提醒,才像姐姐说的话。

    姐姐的话不得要领,健三又抓住比田,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比田光说“不要紧”。

    “不管怎么说,他跟过去一样,还有地皮和房租,按理说是不至于那么困难的。何况阿藤的生活还有阿缝按月寄钱去。他来,肯定会见机而行的,别管他。”

    比田还是唱那一套轻巧的老调子,而且同样要健三也见机行事。

本站推荐:洛丽塔十字军骑士少年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小妹妹欧洲文明史

路边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夏目漱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目漱石并收藏路边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