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中文网 > 恶魔的交易 > 第八章 踩着尸体……

第八章 踩着尸体……

推荐阅读:赣第德曼殊斐尔小说集涡堤孩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日本侘寂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意气”的构造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贪玩中文网 www.tanwanzw.com,最快更新恶魔的交易最新章节!

    翌日早晨,满城风雨。几乎人人知道,总理在他的包厢里接见了演员亨德里克并与他交谈了二十五分钟。剧间休息的时间不得不延长,下半场的戏迟迟才启幕。观众们不得不等待,不过他们还是在欣然地待着,因为总理包厢里的那场戏比《浮士德》还要扣人心弦。

    亨德里克·赫夫根在“海燕”剧团扮演过“同志”,后来被人唾弃,成了民族的渣滓——流亡者。如今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扬扬得意地与总理并肩坐在一起。梅菲斯托能同这位权贵套近乎,有说有笑。而这位权贵也好几次拍了亨德里克的肩膀,临别时还握着亨德里克的手久久不放。在堂堂国家剧院大厅里,观众目睹这种使人震动的场面,便叽叽喳喳议论开了。就在当天晚上,咖啡馆、沙龙、报社编辑部,人们热烈地谈论这条爆炸性新闻。

    尚在几个月前,当人们一提到亨德里克的名字时,不是怀疑,就是幸灾乐祸地冷笑,或是遗憾地耸耸肩膀,而如今人们却带着一种新的敬畏心情来提及他的名字。权贵的灵光照到了他的身上。因为这个不同凡响的空军军官刚晋升为将军,所以他已成为这个极权主义的集权国家最高领导阶层中的人物(总理)。他的地位仅次于“元首”,而“元首”当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至高无上的人物。正如天使簇拥着天帝那样,宠臣簇拥着独裁者。右边站着机敏猛禽一般的侏儒人,尽管他身体发育不匀称,但可是纳粹党内不可小视的人物,他是一个预言家、赞美家、奉承家和宣传家。他长着如毒蛇分叉的舌尖,可以机敏地嗅出周围的动静,随时都能炮制出谎言。独裁者左边,站着大名鼎鼎的总理。他双手撑着宝剑,胸前勋章和绶带闪闪发光。他每天都要换一套盛装来打扮自己。当宝座右边的侏儒忙于炮制谎言时,左边的胖子却在日复一日地为自己和人民想出令人震惊的新名堂:娱乐招待、审判处决。他获得的勋章、绶带及出席各种场合的华丽服装的数量都在与日俱增,被授予的响亮的头衔也越来越多。当然,他也搜刮钱财。当他听到人们讲出一些妙语、趣事来议论他崇尚奢华时,他会开心得像猪那样咕咕地笑起来。有时,他心情不佳,就会把那些胆大包天、敢于议论他的人,统统关起来用鞭子抽打。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那狰狞的脸上总会挂上善意的笑容。他觉得能成为舆论的议论对象和受大众幽默讽刺的人物,这是深得民心的标志,也是他求之不得的。由于他不像自己的竞争对手——宣传部长那样能说会道,所以就以挥金如土、穷奢极侈来炫耀于众。他为自己有如此的名声和豪华的生活而扬扬得意。他悉心装饰自己蠢胖的身体。他骑马狩猎,吃喝玩乐。他派人把世界名画从博物馆偷盗出来,挂在自己的别墅里。他同富人、显贵交往,设宴招待亲王和贵妇。他心想,不久前自己还穷困潦倒,现在该轮到自己搜刮钱财,美滋滋地捞一把了。“我的生活不是赛过神仙了吗?”他常常这样想。由于他附庸风雅,所以经常去看戏,并陶醉于台后的骄奢淫逸的圈子。他愉快地坐在用丝绒装饰的包厢里,把自己摆着供观众欣赏,而观看演出则心不在焉。

    他感到生活已相当阔绰。不过,真正要满足自己冒险的野心和极端奢侈的欲望,还得等到下一场战争爆发以后。在胖子总理看来,战争比任何寻欢作乐都更有趣味。像孩子们盼望圣诞节到来那样,他渴望战火遍地。他把处心积虑准备战争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主管宣传的那个侏儒(指他的对手宣传部长),在国外买下了数十家报纸,花了数百万马克去行贿,其目的就是在全世界五大洲网罗打手和组织间谍网,利用电台进行肆无忌惮的威胁或恬不知耻地发表和平声明,而胖子总理所关心的却是飞机,因为德国迫切需要飞机。其实用谎言搞法西斯毒化宣传,归根结底,仅仅是一个软化心理的过程,况且欧洲各大城市的上空总有一天要毒气弥漫。胖子总理渴望这天尽快到来。他疯狂地为此做准备,因而他没有把全部时间花在看戏或修饰打扮上。

    他纹丝不动地站在那儿,两条粗腿像柱子似的支撑着身躯,还挺起便便大肚,愉快地笑着。“元首”站在胖子总理和忙忙碌碌的宣传部长之间,衬得这左右两人也像“领袖”一样,沐浴在刺眼的阳光下。然而夹在他俩之间的“元首”,似乎对一切都视而不见,他目光呆滞,像个睁眼瞎。“元首”是在窥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吗?他是在倾听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吗?他又能听到些什么呢?在他内心是否永远发出一个声音,即宣传部长及其控制的报刊不厌其烦地喧嚷的声音:“元首”是上帝的使者,永远指引我们前进。他的脸,一张浮肿的、小市民的脸,流露出沾沾自喜的表情。这张脸藏不住挑战或蛊惑人们太久的秘密,这张脸从未被人性的尊严所触动,磨难也没有使其变得高尚。

    让我们请这位伟大的人物站在奥林帕斯山上的群神之间吧!是谁在簇拥他呢?是一群不可小视的神啊!一群怪诞的群神,在他们面前,一个凄惨的民族对神的顶礼膜拜已经到了疯狂甚至痛苦的地步。敬爱的“元首”交叉双臂,用冷酷的表情看着拜倒在他脚下的芸芸众生。宣传部长像乌鸦似的在扬扬自得地夸口。空军上将(胖子总理)却在狞笑,什么事使他这样兴高采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激动?难道是因为想出了新的、从未听说过的杀人方法?看吧,他慢慢举起巨大的手臂,这位权贵的目光落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不幸的人会被立即带走、拷打、杀害吗?不,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恩宠和提携。这是谁?一个演员?这个优伶以自信的步履轻轻地往前走去。承认吧,他在这个社会里已如鱼得水,因为他具备这个社会需要的种种处世哲学:虚假的尊严、歇斯底里般的狂热、无谓的玩世不恭、虚伪的阿谀奉承。这位优伶又翘起了下巴,他钻石般的眼睛又闪闪发亮了。于是,总理亲切地向他张开双臂,优伶走到了群神的身边。此时此刻他可以沐浴在神的光环之中,他以贵族和侍臣常用的英姿,在肥胖的巨人面前低头了,屈膝了。

    坐落在帝国总理广场的亨德里克的住宅里,不断响起电话铃声。小柏克拿着笔记本坐在电话旁,把打来电话的人的姓名一一记下。他们是剧院和电影公司的导演,还有演员、评论家、裁缝以及汽车推销员,还有要求签名的人。亨德里克对他们一概不予理睬。他躺在床上,沉浸在踌躇满志的歇斯底里之中。总理亲切地邀请他到总理别墅共进晚餐。总理说:“只邀请了少数几个朋友来。”啊,只邀请了少数几个朋友!换句话说,亨德里克已被列为他的亲信!想到这儿,他在丝绒床垫和被褥上手舞足蹈。然后用香水洒遍全身,发疯似的砸烂了一只小花瓶,又把一只拖鞋向墙上扔去。

    他欢呼:“真是难以置信啊!我如今是大人物啦!胖子(总理)让我变成不可一世的人物啦!”

    忽然间,他又满面愁容,把小柏克唤来,对他说:“小柏克,你听着,小柏克。”他伸伸懒腰,斜睨了小柏克一眼,突然没头没脑地问,“我是个特大的坏蛋吗?”

    柏克蓝莹莹的双眸露出莫名其妙的神色。“为什么成了坏蛋?”他问,“为什么成了坏蛋,赫夫根先生?您完全胜利了。”

    “我完全胜利了。”亨德里克重复说。他眼光闪烁,盯着天花板。他喜笑颜开地慢慢说:“完全胜利了……我要好好珍惜这个胜利,我要行善积德。小柏克,这点你相信我吗?”

    小柏克点点头,表示相信他说的话。

    这是亨德里克·赫夫根的第三次发迹。第一次发迹最有根基,也最有成就感,因为那时他在汉堡戏演得非常精彩,有些夜晚,观众从他的演出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感谢他。第二次发迹是在柏林,他挑战并战胜了“规则”。不过当时的生活节奏快了一些,种种迹象表明,紧张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这第三次发迹却是神话般的传奇,正如纳粹党的一切行动那样,是“突如其来”的。不久前,亨德里克·赫夫根还是个流亡者。昨天,他还是一个多少有点儿受到怀疑的人物。而一夜之间,他已加入到了伟人的行列。总理稍一暗示,他就大功告成。

    国家剧院院长立即给亨德里克大涨工资。他这么做,也许是出自主动,也许是内心不愿意,但不得不奉命办事。无论如何,在这关键时刻,他必须摆出一副真诚、友好的面孔,向这位重新受聘的艺术家伸出双手,带着撒克逊口音热情地说:“精彩之至,您现在是我们圈子里的人啦,亲爱的亨德里克。老实说,我十分钦佩您艺术生涯的质的飞跃。您从前是个轻浮的生手,而如今一下子变成了十分稳重、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啦。”

    穆克心中有数,自己刚才把对方吹捧得如此肉麻,对亨德里克身份、地位的转变表示充分理解和积极评价,因为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然,他的“轻浮”,也就是政治上的反动这段历史,比亨德里克的罪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穆克成为“元首”的朋友和纳粹文坛上的明星之前,他已是善写和平主义和革命剧本的著名剧作家了。如今,当他对亨德里克的转变表示格外敬佩时,也许想到了自己在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在文学上犯下的罪行。他后来放弃了备受批判的理论,树立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世界观,经过自我奋斗,爬上了国家剧院院长的宝座。

    此刻,他的目光充满了热情,他继续补充道:“此外,我今晚将要把您介绍给宣传部长先生,他已预先通知要到剧院来视察。”

    直到那天晚上亨德里克才觉得有幸结交了这些“半神”,而且事实证明,他能轻而易举地对付他们,正如他过去能轻而易举地对付克罗格那样,比起对付那令人敬畏的“教授”来,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他们并不那么坏。”亨德里克想着想着,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动作敏捷的侏儒先生(宣传部长),是掌握第三帝国庞大宣传机器的权威人士。他在工人面前喜欢把自己称为“你们的老博士”。他精力充沛,能言善辩,手下拥有一帮武装打手,使曾经觉醒的、对纳粹分子持怀疑态度的柏林市民无法摆脱控制而重新就范于纳粹统治。这个纳粹党的智囊人物正在精心策划何时举行火炬游行,何时对付犹太人,何时找天主教的麻烦。院长说话带着撒克逊口音,而宣传部长则带莱茵地区口音,这使亨德里克立即产生了亲切的同乡情谊。此外,宣传部长是个身材矮小的机灵鬼,他巧舌如簧,可以说出许许多多迷惑人的新观念。他谈到“革命动力”,“种族生存的神秘规律”,然后也随便聊了聊新闻界的舞会,希望亨德里克在舞会上表演节目,等等。

    隆重的舞会给亨德里克提供了在“半神”圈子内公开露面的初次机会。由于总理姗姗来迟,亨德里克的光荣使命只是陪同林登塔尔进入大厅。林登塔尔身穿一件由紫线和银线交织而成的漂亮的长裙。她的高雅绮丽使在旁的亨德里克相形见绌。在晚会上,亨德里克来回周旋,不仅同总理合影,而且在同宣传部长交谈时也被记者拍了照。这是宣传部长亲自授意做的。宣传部长的脸上浮起公众熟悉的笑容。这笑容对那些数月后将死在他手里的人来说是同样的一个德行。当然,他的双目会情不自禁地迸发出凶恶的火星,因为他仇视自己的冤家——总理的宠儿亨德里克。然而宣传部长毕竟不是感情用事的人。他头脑冷静,老谋深算。他认为,如果这个戏子一旦成了第三帝国的文化巨头,那么把发现这个人才的功劳让给胖子(总理)一人,未免失策。于是他咬紧牙关,冷笑着站在亨德里克身边,面对镜头让人拍照。

    多么一帆风顺,多么称心如意啊!亨德里克感到自己是个幸运儿。“恩宠浩荡,”他思忖着,“这恩宠得来全不费工夫。难道我要拒绝这无限的荣耀吗?处在我的地位,谁也不会去这么做。说自己会这样做的人,准是个骗子、伪君子。在巴黎当流亡者,这对我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他目空一切地想。现在,他又重新过上欢天喜地的生活,有时脑海里也会闪过往昔的情景,踯躅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难以言状的孤独和寂寞。一想到这点,他就感到恶心。上帝保佑,时过境迁,而如今周围又不乏吹捧者了。

    有个满头灰发、鼓着湛蓝眼睛的潇洒人物热切地跟亨德里克在交谈,他是谁?对了,他叫米勒·安德烈埃,曾是某趣闻杂志大名鼎鼎的随笔作家。他现在还靠撰写揭人隐私的文章赚钱吗?“您晓得吗?”没有听说过吧!那本趣闻杂志已停刊。不过,米勒·安德烈埃还活着,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他还是个赶时髦、会寻乐趣的家伙。早在一九三一年他就用笔名写了一本名为《忠于领袖》的书。直到他终于公开了自己的真面目才引起最高当局的注意。米勒·安德烈埃先生不需要去怀念那本已停刊的杂志,因为他现在已经在国家宣传部工作,而且宣传部付给他很多钱。

    这里,一个矮子手里拿着笔记本,像挥舞旗子那样向亨德里克招手,原来是记者皮埃尔·拉律。他身边的那些“年轻的共产党人”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却长得倒英俊的小伙子们。他们身穿虽诱人但恐怖的党卫队制服。拉律先生感到纳粹高级干部的庆祝会和招待会比犹太银行家的晚会更有趣味。他的事业像繁花盛开。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已在国家秘密警察队伍中身居要职的可爱的杀人犯;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教授”,现已当上了文化部长;认为法律是自由主义的偏见的法学家;认为医道为犹太人的骗术的医生;鼓吹“种族”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的哲学家。拉律先生在埃斯帕拉纳达饭店设晚宴招待这些新贵。不错,纳粹分子高度评价了他的盛情好客和和善、温柔的性格,甚至叫他到各国大使馆去搞阴谋活动,然后允许他在集会上发表演讲,以此作为回报。当这个皮包骨头的家伙登上讲台开始尖声演讲,代表“真正的法国对第三帝国”表示深刻的谅解时,全场哄然大笑,后来立即敛声屏息,因为他们的“老博士”宣传部长在这期间勃然大怒,当即命令大家保持肃静。尔后,皮埃尔·拉律提议对失去的党羽、新德国遇难烈士霍斯特·威塞尔2唱起热情洋溢的颂歌,并且声称他是德法两大民族永久和平的奠基人。

    拉律先生重见名优亨德里克,高兴得几乎要扑到对方的怀里去。“啊,啊,亲爱的朋友,今日相会,真是荣幸之至。”他们彼此握手,会心地相视而笑。对于拉律来说生活在如今的德国,不就是赏心的乐事吗?拉律的“新欢”,穿了贴身的党卫队制服,不是比那些肮脏的“年轻的共产党人”漂亮得多吗?“晚安!亲爱的,我实在太激动了。‘元首’万岁!今晚我立即向巴黎发消息,说明柏林洋溢着快乐的和平气氛。在这里,谁都没有邪恶的侵略法国的念头。林登塔尔的相貌多么迷人,瞧,伊里希博士来了,干杯!”

    伊里希博士走了过来,他们彼此长时间握手。看来,伊里希的情绪也极佳,这是理所当然的:最初,他同纳粹政权的关系颇为紧张,后来日趋缓和。“您好,伊里希,身体好吗?您是我的老观众!”亨德里克和伊里希酷似一对市府元老,他们和善地相视而笑。现在,他俩又可以毫不忸怩地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了。他们不再需要相互客套,各自不再感到羞愧。事情的成功,能为一切卑鄙无耻的人提供雄辩的证据,使他们忘却一切羞耻。

    拉律、伊里希、米勒·安德烈埃和亨德里克等四人忽而一齐弯腰,向同一方向深深致意。因为此时总理搂着他的林登塔尔跳着华尔兹舞,一圈一圈地转了过来,并在向他们打招呼。

    亨德里克和林登塔尔的关系,变得更密切更热乎了。他俩演出的喜剧《心》获得了巨大成功。林登塔尔原先对柏林报纸就其艺术的严谨性过分担心,后来证明是不必要的。相反,对她的一切评论不乏溢美之词,诸如“女性的美”“质朴”“她的表演具有真正的德意志的内涵感情”。至于林登塔尔为什么总是那么可笑地翘起小拇指,这样的讨厌问题谁也没有提出过。相反,伊里希博士的长篇大论中倒发表了这样的见解:洛特·林登塔尔是“新德国真正代表人类的女演员”。

    “无论如何,亨德里克,您看,这我首先要归功于您,”善良的金发女郎说,“没有您全力的、友好的配合,我决不会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亨德里克嘴里没有说,可心里想,她辉煌的成就首先要归功于那个大胖子空军上将(总理)。

    亨德里克和林登塔尔搭档,在汉堡、科隆、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等大城市演出喜剧《心》。亨德里克以“新德国真正代表人类的女演员”的伙伴身份,在全国演出。在火车上漫长的旅途中,他俩亲切交谈。林登塔尔向亨德里克披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总是认为这样做是有益的。林登塔尔既谈她的幸福,也谈她的苦闷。她的那位大胖子总理经常发脾气……“您能猜到有时我需要忍耐到什么程度吗?”林登塔尔说。不过,她又担保说,胖子基本上是个好人,“不管敌人怎样议论他,从本质上说,他是善良的化身啊!而且多么富有浪漫色彩啊!”林登塔尔眼泪汪汪地叙述她那位胖子总理有时半夜起来,腰围熊皮,系上闪亮的宝剑,站在亡妻像前悼念的情景。“当然,她是瑞典人,”林登塔尔说,仿佛这句话说明了一切,“她是北欧人,当我丈夫在慕尼黑暴动中受伤时,是她用汽车把他送到意大利去的。我丈夫怀念他的前妻,我当然理解,况且他秉性十分浪漫。不过,现在终于有了我……”林登塔尔补充了一句,禁不住带点儿忧伤的口吻。

    演员亨德里克能够参加“群神”私生活方面的某些活动。晚上演完戏以后,他到动物园大街林登塔尔华丽的住宅去,同她下棋打牌。有时,总理会事先不通知,突然大声喧哗着走进房间。总理给人的印象是,似乎他是脾气最好的人。从他身上怎能看得出他干完了恐怖的勾当,正在考虑明天的毒计呢?他同林登塔尔说说笑笑,喝红葡萄酒,伸出肥大的双腿,舒舒筋骨。他和亨德里克谈了些正经事,最后谈到了梅菲斯托。

    “通过您的表演,我才真正理解了梅菲斯托那家伙,亲爱的,”总理说,“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啊!我们大家不都是有点儿像他吗?我指的是,每个正直的德国人身上都应有一点梅菲斯托的气质,有一点狡猾和凶残的性格。如果我们除了浮士德的灵魂以外,什么也没有,那么我们会向何处去呢?那我们就成了敌人可以轻易打败的对手了!不,不,梅菲斯托也是德国的民族英雄,只是不要向外人去讲这点。”

    亨德里克利用他在林登塔尔家里晚上亲密相会的机会,要求他的守护神——艺术上的挚友和飞行中队首长——满足他内心的愿望。例如,他心血来潮想在国家剧院的舞台上扮演普鲁士腓特烈大帝,这是他痴迷的人物。“我总不能老演花花公子和罪犯啊!”他孩子气地绷着脸向胖总理说,“我总演这些反面角色,观众已经开始把我当坏人了。我需要演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角色。我们的朋友穆克写的那个歌颂老弗里茨的蹩脚剧本倒挺合适。我正求之不得。”这点总理不同意,理由是亨德里克同霍亨佐伦皇室的那个著名人物的体型和外貌相差太远。亨德里克则坚持他有爱国热忱。不过他得到了洛特·林登塔尔的支持。“我可以化装啊!”他大声说,“我平生已完成了非同小可的大事,化装成老弗里茨就更不在话下了。”

本站推荐:洛丽塔十字军骑士少年弃儿汤姆琼斯史基地边缘大象的证词曾国藩传野鸭小妹妹国盗物语

恶魔的交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贪玩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克劳斯·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克劳斯·曼并收藏恶魔的交易最新章节